首頁>牢記囑托 履職為民
牢記囑托 履職為民丨牢記囑托 奮力把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
——重慶市政協全力助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記事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重慶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重慶考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賦予重慶新的時代使命、新的戰略定位,掀開了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嶄新篇章。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在發揮‘三個作用’上展現更大作為,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時光飛逝,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過去一年,重慶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大局中謀劃推進政協工作,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著力豐富具有重慶辨識度的協商民主實踐,交出了一份嶄新的履職答卷。
聚焦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協商有方
“持續提升生物醫藥創新生態水平和研發核心競爭力,組織實施生物醫藥創新重大專項”“盡快打造國家生物醫藥重大科技創新基礎研究及轉化平臺,提級建強創新生態圈”……2024年4月17日,重慶市政協年度第一場主席會議圍繞創新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展開,委員們踴躍建言,共梳理問題22個、提出意見建議41條。
做大做強制造業,釋放新質生產力發展潛能,是重慶作為全國制造業重鎮的一道“必答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要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一年來,市政協組織委員視察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情況,開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和中醫藥振興發展等專題協商,提出的引育龍頭企業、增強創新能力等建議被納入全市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也是“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的重要內容。為此,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組織相關界別委員開展了聯組討論。為深化全會協商成果,市政協又接續開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重點調研,為進一步推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增強產業競爭力建諍言、獻良策,凝聚發展共識。調研提出的關于做大做強經營主體、加大生產要素支持、提升品牌效應等建議,已被相關部門采納并轉化為工作舉措。
聚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資政有為
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是重慶市委、市政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之一。
2024年3月至7月,市政協圍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加快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組成重大課題調研組,由市政協主席程麗華任組長,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會同市級相關部門開展了專題調研。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市政協黨組報送的調研報告作出肯定性批示,并交辦相關負責人研究吸納。
尤其令委員們振奮的是,調研提出的健全產業發展與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等建議,已被納入市委有關改革文件。
改革奮進,步履不停。據市政協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市政協聽取“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進展情況通報,開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風險化解和改革轉型專題調研,提出的加大資產盤活指導力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等建議得到市委重視;還聯動區縣政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性調研和招商引資監督性視察,所提建議轉化為部門整改舉措,為改善全市營商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聚焦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履職有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要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體化夯實鄉村產業發展基礎、做好產城融合大文章、加快推進醫療衛生城鄉融合發展……2024年1月22日,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聚焦“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探索新重慶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主題組織聯組討論,現場氣氛熱烈。
會后,市政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等國家級智庫合作深化調研,為重慶市制定新型城鎮化“五年行動計劃”提供參考,助力破解重慶以大城市帶動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加快發展中的難題。
2024年5月,市政協主席會議聚焦強村富民改革組織監督性協商,關于提升村莊面貌等建議被納入重慶出臺的提升規劃編制質量有關文件,為鄉村振興貢獻了政協智慧。
一年以來,市政協還結合全市防汛形勢組織專題調研,提出的加強智慧防汛、預警機制建設、分層級建立風險管控清單等建議,推動了相關市級部門進一步優化應急力量體系架構和“韌性安全城市治理一張圖”。同時,組織市和區縣兩級政協委員千余人次深入基層一線,查找消防、道路安全、易燃易爆品管理、城市運行維護等方面安全風險隱患443處,相關市級部門根據所提建議細化88項整改清單,組織有關責任單位開展集中專項整治。
牢記囑托,奮楫篤行。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到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從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到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聚焦一個個履職“關鍵詞”,市政協正以實際行動助跑高質量發展,助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奮力把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
(本報記者 凌云)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