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建言立論
以調查研究之功提升政協履職之為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環節和經常性工作。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須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練好調查研究這門基本功,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特長優勢,聚焦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察實情、建真言,獻良策、出實招。
準確把握做好調查研究的關鍵環節,煉精練優調查研究基本功
開展調查研究,不能光說不干、耍嘴皮子,必須全面掌握其方法路徑,身體力行付諸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調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蔽覀円源藶樽裱?,在工作中真正念好深實細準效“五字決”,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
要牢記“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開展調查研究必須堅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首要原則,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時刻關心群眾的安危冷暖,確保在大局下謀劃,在大局下行動,與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目標同向、思想同軌、行動同步。
要突出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調查研究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為了真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習近平同志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期間,面對閩東地區貧困落后的面貌,走遍寧德9個縣市,提出了“四下基層”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要堅持以問題導向引領調研方向,聚焦高質量發展中的痛點堵點問題,精準選題、深入破題、用心解題,拿出務實管用的真招實招。
要走好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開展調查研究就是走群眾路線,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下去調研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遍_展調查研究,不能天天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而是要撲下身子接地氣,與群眾拉家常、談里短,用真情真意打開群眾的“話匣子”,用心用情助力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要注重實際效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不能做到實事求是,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成敗的關鍵。”開展調查研究要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通過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力求掌握帶著泥土味、機油味的一手材料。真正把功夫下到位,勤于思考、解剖麻雀,以繡花功夫做實調研文章,把情況摸清摸實、把辦法想明想透。
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調查研究千萬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點水’式調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虛心求教少的‘欽差’式調研,不能搞調研自主性差、喪失主動權的‘被調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績突出的地方調研多、到情況復雜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調研少的‘嫌貧愛富’式調研?!比绻吹蕉际菧蕚浜玫牧咙c,聽到的都是“標準答案”,調研就會走樣變味。既要身到基層,更要心到基層,不光要看“高樓大院”,更要看“背陰里巷”。
著力提升“四力”破“四圈”,帶頭弘揚調查研究好作風
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新征程上,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大興調查研究,將之作為加強政治歷練、思想淬煉、實踐鍛煉、專業訓練的重要內容,作為指導實踐、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先手棋,不斷提升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從而成為調查研究的行家里手。要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提出的12個方面重要內容,帶頭深入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單位,帶頭破解難題積案和頑瘴痼疾,真真正正走出思想的“舒適圈”,突破視野的“熟悉圈”,跳出查訪的“忽悠圈”,破解調研的“空轉圈”,堅持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步緊跟一步行,把調查做實,把研究做深,切實把“問題清單”轉變為“成果清單”。
人民政協處于凝心聚力、決策咨詢、協商民主、國家治理的一線前沿,具有上達黨政、下連各界、智力密集、位置超脫的特點,在開展調查研究上具有“天然”優勢,理應學深一層、做實一步,走在前列。要充分發揮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聯系面廣的組織優勢、平等協商的民主優勢,引領委員樹牢“不求說了算,但求說得對”的工作理念,堅持不調研不發言、不調研不協商、不調研不提案,聚焦市委“十項行動”和區委“十項工程”實施,圍繞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事要事和群眾急難愁盼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好“望聞問切”,開好良藥良方,不斷提升調研成果的含金量和轉化率。要自覺擔負起“凝聚起來、落實下去”的政治責任,以各鎮街委員工作站和界別委員聯絡站為依托,走近群眾身邊調查研究,在拉家常、話里短中傾聽民心民愿,及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用心用情做好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增進共識工作,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以調查研究之功提升政協履職之為,以政協一域之光為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增光添彩。
(作者王志強系天津市寶坻區政協副主席)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