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廣西實踐>新聞動態
廣西政協委員呼吁——
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明確為2025年經濟工作的9項重點任務之一。
圍繞中心大局議政建言。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委員們圍繞“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議題開展討論,提出意見建議,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要統籌做大工業總量和加快構建廣西綠色低碳工業體系兩項重點任務。”關勇軍委員建議,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調整,推進現有工業體系節能降碳,扎實推進工業企業以數字化轉型促進綠色化發展。
“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減量置換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加大政策支撐,積極引導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積極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碳減排相關工作,推動全產業鏈低碳發展。”張翔委員提出。
王冬梅委員建議,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轉型,構建綠色高值產業集群,加快耕地利用方式轉型,全面提升土地綠色產能,加快生產技術轉型,構建綠色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加快農業生產服務業轉型,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加大節水宣傳教育力度,健全節水管理機制,加快地方立法,完善相關制度,科技賦能節約用水。”馬朝暉委員呼吁。
為進一步加快推廣“綠色會展”,促進“會展+低碳”循環發展,熊智琳委員建議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平臺優勢,助力更多節能環保和新能源企業出海,同時進行有針對性“綠色會展”宣傳引導,建立有關標準規范和資質認證體系,對采用綠色搭建材料和技術的會展活動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補貼。
“我國的再生紙漿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但品質較高的木漿對外依存度高,紙漿用人工林原料缺口大。為解決優質國產原料短缺、優質木漿對外依存度高的‘卡脖子’難題,建議從項目、資金、人才、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加大原料林培育,實施林紙漿一體化經營。”楊章旗委員說。
蔣道明委員說:“為深化廣西海洋環境保護,讓海洋產業的發展與全面綠色轉型相適應,要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加強海洋空間規劃,減少陸源污染入海,推動港口綠色發展,夯實未來發展空間。”
譚春燕委員認為,廣西要以自動駕駛為突破口,實現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抓住自動駕駛這個細分市場風口,逐步打造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廣西高端制造業,助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化、低碳化。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