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廣西實踐>新聞動態
講好廣西營商環境故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委員們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濟發展活力”議題開展討論,提出意見建議。
“廣西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是持續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丘冰丹委員認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深化法治化建設,完善法律制度,構建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簡化行政審批流程,通過行政審批改革和“減證便民”措施,減少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政策法律支持服務,建設更加透明、便利的營商環境。
“當前優化營商環境還存在經濟政策與非經濟政策的協同性不夠、政務服務質效與經營主體期待有差距等問題。”鄒紅英委員提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確保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政策同向發力,加快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以服務經營主體辦事便捷為導向,加快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見效。
李金健委員呼吁,建立健全協同高效涉企行政檢查機制,建立貫穿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執法服務體系,調整完善經營主體反映問題協調處置機制,強化響應處置結果運用。
韋江委員認為,廣西具有發展夜間經濟的良好基礎,但還存在政策供給不足、項目同質化嚴重、營商環境有待改善等問題。他表示,要發揮區位優勢,加大政策供給,優化市場環境,放寬市場準入,加強法治支撐,培養新業態新場景,扶持規范夜經濟發展,打造一批國際化夜經濟品牌。
“激發廣西經濟發展活力關鍵在于創新思路、主動服務。”盧全喜委員建議,積極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先行出臺基礎性指導政策文件,改變以往企業提出困難問題后再解決問題的被動局面。多措并舉全方位服務,通過主動服務積極解決行業內卷,解決產業向外擴張發展難題。
在盤旭委員看來,“大力提振消費”“激發民間投資積極性”是廣西今后的重點工作之一。要樹立親商、安商、扶商理念,落實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切實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徹底改變“新官不理舊賬”的環境。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成效和典型案例,講好廣西營商環境故事。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