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進
民進重慶市委會:高質量推進“小縣大城”試點
本報訊(記者 凌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作為“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一項重要任務進行部署。在近日召開的重慶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民進重慶市委會呼吁,高質量推進“小縣大城”試點,加快建設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
民進重慶市委會前期調研后認為,作為我國大多數縣域未來發展的可能形態,“小縣大城”在閩浙等地進行了多年的實踐探索,對重慶試點工作具有啟示意義。
“產業是‘小縣大城’模式的核心依托。”市政協常委、民進重慶市委會副主委張禮慧代表民進市委會在大會發言時提出,要做強產業,為“小縣大城”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她舉例說,閩浙等地的先行山區縣基本都針對細分產品形成了規模較大的產業集聚,打造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如浙江云和,圍繞木制玩具培育企業千余家,吸納就業3.1萬余人。”
閩浙先行山區縣為解決好“進城農民在城關區域是否有房可住、有業可就、有學可上、有醫可治、有社會保障可保,是否真正市民化”這個關鍵問題,不斷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努力實現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一點也令張禮慧深有感觸。她認為,要堅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科學選擇“以縣興產、以產強縣”或“以產興城、以城聚人”路徑,有效推進“小縣大城”試點工作。
如何強化產業支撐,提升“小縣大城”核心依托水平?民進重慶市委會建議,引導試點區縣明確自身比較優勢,以構建全產業鏈為目標,推動產業發展“強基工程”和高質量就業促進工程,滿足轉移農民充分就業、獲取穩定收入的需求。在制度體系保障上,要加強政策集成與優化,研究出臺支持“小縣大城”發展模式的配套政策,強化就業、教育、醫療、住房、消費等領域的政策支持。
圍繞合理平衡“小縣大城”試點與農村空心化問題,民進重慶市委會還提出,要科學預判城鄉人口變動趨勢,從規劃布局上找好農民市民化和鄉村振興的結合點,通盤考慮土地利用、城鄉產業發展、居民聚居點。提升村莊規劃編制,圍繞利于當地的產業項目、鄉村環境治理、生態保護等科學規劃建設重點城鎮和村莊。充分利用“小縣大城”試點帶來的人口流動契機,在合理有序推進“大城關”區域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同時,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