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金蛇迎新春 同慶中國年——2025年春節專題>元宵喜樂匯

元宵節,林海深處收到“月的消息”

2025年02月12日 21:52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哈爾濱2月12日電  題:元宵節,林海深處收到“月的消息”

李國利、劉藝、呂炳宏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凌晨1點,29歲的呂增偉走出宿舍樓,零下20多攝氏度的凜冽寒氣剎那冰封所有困意。

他習慣性地抬頭,看到月兒掛在天邊。

“嗯,今天天氣不錯。”呂增偉心里想著,加快腳步向機房走去。

前方不遠處,一個巨大的“鍋”狀黑影在夜色中緩緩轉動,那是一座口徑66米、約15層樓高的巨型天線,也是全亞洲口徑最大、作用距離最遠、技術最新的天線設備。

呂增偉所在的佳木斯深空測控站,位于祖國東極邊陲的林海深處,代號“林海”,和西北戈壁的喀什深空站,以及阿根廷深空站共同組成了我國的深空測控網,在探月探火等深空探測任務中擔當重任。

此刻,天線對準的方向,正是距離地球約38萬公里的月球。

2024年6月,這座天線也是以面向月亮的姿態,發射北京飛控中心的指令,接收探月航天器下傳的信號。

那些天,呂增偉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嫦娥六號近月點制動、月面下降、采樣上升等26個關鍵事件測控保障,為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保駕護航。

走進機房,一股熟悉的風油精味竄進鼻子,呂增偉問值班人員:“情況怎么樣?”

“一切正常。”這一崗的帶班人是王世博,他一邊回話一邊又在太陽穴抹了幾滴風油精,面前的屏幕里跳動著一串串信號。

嫦娥六號返回器返回地球后,月球附近仍運行著我國航天器,例如提供中繼通信服務的“鵲橋二號中繼星”。

這些航天器在浩瀚宇宙中不過是滄海一粟,要想做到“精測妙控”,就必須指得準——角度誤差不能超過0.0085度。作為天伺饋崗位負責人,王世博清楚,這對口徑66米的“大家伙”來說絕非易事。

2024年年初,天線設備出現俯仰結構故障——天線指不準了。專家來了一波又一波,方案提了一個又一個,最終確定在軟件補償和結構優化上雙管齊下。

“一組代碼或一顆螺絲釘出現問題,都可能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而在這套設備上,它們數以萬計。”天伺饋崗位人員在測試、排查、解決問題中不斷循環,龍年春節期間也不曾停歇,零下30多攝氏度的晚上,他們爬上天線干了一宿又一宿。2個多月后,天線終于又指準了。

年節似乎從不是航天人計量歲月的方式,一棒接一棒經緯深空才是他們的時間表。王世博和呂增偉換崗交接走出機房后,也習慣性地看了看月亮。

圓月高懸,萬籟俱寂。

“我不覺得冷清,相反,我能聽到‘月的消息’正熱鬧地從‘林海’傳向西安、傳向北京。”王世博說。

為了確保一年365天通信無阻,對線路的巡護必不可少。

通信主崗曾文華踏上巡線路的時候,已是月落日出,呂增偉、王世博等夜間值班人員還在補休。

曾文華帶上了充當午飯的干糧。20公里的巡線路大部分被積雪覆蓋,只能徒步。

沿著光纜標識走,探測器不斷發出“嘀嘀嘀”的提示音,他專心通過聲音的節奏判斷光纜狀態,幾乎不怎么抬頭看路——曾文華太熟悉這條路了,冬日的雪窩、夏季的洪水,或是林子里出沒的蛇、狍子等,他都遇到過。

“嫦娥六號任務前,連續降雨把光纜沖出來了,直接影響信號傳輸質量。我和副崗姜海洋到現場一看,光纜泡在水溝里。”曾文華回憶,為了防止二次損傷,他們扔掉鐵鍬、跳進溝里把光纜一點點捋出來,反復確認信號傳輸正常后才回到站里。

與漫天星辰作伴,與雪原山川為伍。多年來,佳木斯深空測控站圓滿完成嫦娥落月、玉兔巡視、祝融探火等十多次深空探測任務,不斷刷新我國深空探測新紀錄。

2024年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背點火起飛。佳木斯深空測控站第一時間捕捉信號并傳回北京——

“林海”最先收到“月的消息”。

2月12日,蛇年元宵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登月服命名為“望宇”、載人月球車命名為“探索”。中國人正朝著“蟾宮折桂”的目標穩步前行。

“今年,我們要在那里開始建設新的天線設備。”佳木斯測控站負責人楊貴竹指著西北方向的一片林地說,“這些設備都將為我國載人登月任務提供測控支持。我們時刻準備著,更期待著那一天的來臨。”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五月天婷婷缴情五月欧美激情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