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實踐探索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協黨組要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人民政協得到貫徹落實。要加強政協系統黨的建設,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政協黨的各項建設,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推進政協機關建設。”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人民政協必須堅持的政治方向、堅守的政治原則、履行的政治責任。哈爾濱市阿城區政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聚焦黑龍江省政協創新提出的“1158”工作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旗幟鮮明抓站位,把牢政治方向盤。阿城區政協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統帶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等多層次學習形成規范,學習制度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以知時局明方向為目標,組織開展黨員干部和政協委員培訓班,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進一步夯實。認真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定期向區委匯報工作。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參加政協活動,形成了區委重視、政協主動,同心同頻的良好態勢,確保政協工作正確政治方向。
集聚智慧獻良策,當好發展智囊團。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政協要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深入推進協商議政。”阿城區政協堅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履職的核心內容,進一步找準履行職能的結合點,探索參政議政的切入點,聚焦建言獻策的著力點,努力在把握大局中謀事、在服務大局中議事、在融入大局中成事,發出更多“政協聲音”、釋放更多“政協力量”。區政協瞄準“壯大四大主導產業”“打造十大民生工程”重點任務,聚焦大項目建設、礦山生態修復、綠色農產品品牌創建、黑土地保護、推進全域旅游等經濟、生態議題開展深入調研,調研成果受到區委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面對“爾濱”冰雪經濟火爆出圈和第九屆亞冬會絕好契機,再次聚焦“推進冰雪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議題深度協商,推動滑冰滑雪場館配套設施全面提檔升級。
凝聚共識大主題,畫好團結同心圓。人民政協要完善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機制,多做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按照“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的要求,阿城區政協從關心“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到關注“老年群體養老服務”社會建設,通過召開座談會、專題議政會等多種形式,注重傾聽各界別各領域不同意見,在深入交流中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按照省政協“1158”工作法,制定《主席會議成員走訪聯系界別委員制度》,加強與新經濟組織、新社會階層的聯系聯絡,加強同民族宗教、“三胞”眷屬等界別的團結聯誼。初步建立4個界別委員工作室和3個委員工作室,以界別和專業的“微平臺”實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履職“大舞臺”。健全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采集和報送機制,及時反映接地氣的社情民意信息160余篇,多篇被市政協、市委、省政協和全國政協采用,連續被市政協評為“社情民意信息報送先進單位”。
守正創新賦質能,提振時代精氣神。堅持“以一流精神狀態、一流工作狀態、一流履職業績,打造政協工作新氣象”的標準,是以黨建為引領、實現人民政協高質量履職的重要保障。阿城區政協著手完善制度建設,推動管理規范化。匯集出臺《政協哈爾濱市阿城區委員會規章制度匯編》,新建立制度13項,修訂完善29項制度辦法,初步達到了結構合理、程序規范、運轉流暢、務實管用的制度體系,構建了區政協制度建設的“四梁八柱”。同時,強化作風建設提升履職能力,主席會議成員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服務”工作,走訪委員及企業百余家,機關黨員干部開展牽手鎮街和社區團建活動;有計劃穩步推進政協常委年終述職、委員年度考評等制度落實;每年評選優秀委員、先進活動組和“五個一”單項獎,并在區政協全會上隆重表彰。實踐淬煉思想,磨煉砥礪作風,以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為契入點開展的轉作風、提能力建設,使機關干部和委員隊伍提升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為政協工作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者孫德志系哈爾濱市阿城區政協主席)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