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亞冬觀察
亞冬會|擴容,增項,破圈——從亞冬會首次參賽國說開去
新華社哈爾濱2月11日電 題:擴容,增項,破圈——從亞冬會首次參賽國說開去
新華社記者劉揚濤、魏婧宇、何磊靜
雖然無緣決賽,但柬埔寨單板滑雪運動員帕納哈西·皮賽并沒有感到沮喪。“很開心能來中國參賽,我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他說。
在8日結束的第九屆亞冬會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預賽中,皮賽順利完賽,在18名選手中排在第11位。賽后,這位14歲的柬埔寨小將表現得十分激動。他說:“對于我來說,能夠站在這里就是勝利。”
這是柬埔寨代表團歷史上首次參加亞冬會,皮賽是他們派出的四名滑雪運動員之一,他也是本屆賽事雪上項目所有選手中年紀最小的一位。而四人當中,年齡最大的岶岶萬拉塔納克·董今年也只有19歲。
對于這群年輕的柬埔寨運動員而言,中國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專業的賽道、頂級的設備、高水平的選手,都在刺激著他們的興奮神經。“中國有最好的滑雪場,我喜歡這里。”董說。
柬埔寨地處熱帶地區,是一個幾乎沒有雪和冰的國家。董坦言,受自然條件和設施設備限制,他們無法長期進行滑雪訓練,有時只能在坡面上練習一些簡單的滑行動作,因此他們很珍惜這次比賽機會,希望能借此學習提升。
出現在哈爾濱亞冬會上的新面孔不只有柬埔寨運動員。沙特阿拉伯同樣首次派出代表團參加亞冬會,他們的8名運動員分別參加冰壺和高山滑雪比賽。
在10日進行的男子冰壺循環賽B組第六輪比賽中,沙特隊以12:2戰勝泰國隊,迎來他們在亞冬會上的首場勝利。沙特選手侯賽因·哈加維說:“之前的幾場比賽打得比較艱難,這是因為我們的對手是中國隊這樣的頂級球隊,我們會從中學習并逐漸成長,真正提高我們的冰壺水平。”
哈加維告訴記者,冰壺運動在沙特還處于起步階段,一開始參與人數只有個位數,現在增加到了300多人。“在沙特,我們在一個較小的冰場進行訓練。”他說,“雖然條件有限,但還是有越來越多人喜歡上這項運動。在我看來,它最大的魅力是大家不分年齡、不分體型、不分男女,都可以參與其中。”
第十屆亞冬會將于四年后在沙特特魯吉納舉行,這將是亞冬會首次在中東地區舉辦。來自沙特的攝影記者法赫德說:“沙特首次參加亞冬會,在我們國內也受到很多關注。除了關心沙特選手的表現,我們也希望從哈爾濱汲取更多辦賽經驗。”
從第一屆亞冬會只有7個國家和地區參賽,到本屆賽事有34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代表團,亞冬會不斷擴容的背后,是亞洲冰雪運動版圖的持續擴大。過去,冰雪項目只在中國、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等少數幾個亞洲國家較為流行,而現在冰雪熱潮正逐漸蔓延至整個亞洲。
正如柬埔寨奧委會秘書長瓦占倫所說:“作為一個熱帶國家,此次派出運動隊參加亞冬會是柬埔寨的驕傲。這也符合國際奧委會的愿景,即鼓勵熱帶或沒有冰雪的國家或地區參加冬季項目運動會。”
除了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哈爾濱亞冬會也致力于將更多冰雪項目納入賽事。本屆賽事共設6個大項11個分項64個小項,其中約31%的小項是首次設立。混合雙人冰壺、滑雪登山等新項目首次加入,其中滑雪登山已確定為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的新增項目。
哈爾濱亞冬會的擴容、增項,為賽事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也讓更多人有機會登上這個舞臺,1200余名運動員參賽的本屆亞冬會也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
而隨著賽事的發展,其促進亞洲各國家和地區團結、交流的作用也日益凸顯,“亞冬群”的影響力正在“破圈”。沙特代表團團長艾哈邁德·本·杜瓦希表示,每一場體育盛會都對推動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鑒發揮重要作用,他現在見到中國人會主動說“你好”,能用中文表達感謝,這些都是舉辦亞冬會帶來的積極作用。
冰雪同夢,亞洲同心。亞冬會的“新朋友”帶著他們對冰雪運動的好奇和熱愛而來,也為這項賽事的未來增添了更多希望與憧憬。正如哈加維所說:“我們是亞洲的一部分,我們愛亞洲,參加亞冬會和各隊一起比賽,有助于冰雪項目在亞洲整體的發展。也希望通過我們,能帶動更多人了解冰雪運動,讓下一代能有更多人喜歡它、愛上它。”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