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要聞
亞冬會|跨越44個緯度和50攝氏度的熱愛
新華社哈爾濱2月10日電 題:跨越44個緯度和50攝氏度的熱愛
新華社記者王浩明、岳冉冉
從北緯1度到北緯45度,從零上30攝氏度到零下20攝氏度,這是新加坡與哈爾濱的“距離”。
在哈爾濱出生的乒乓球世界冠軍馮天薇,再次回到家鄉,身份卻變成了亞冬會新加坡代表團團長。
“能以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回到家鄉,我感覺既榮幸又激動。”馮天薇說。
本次新加坡代表團共派出23名運動員,參加短道速滑、冰球和高山滑雪三個項目的比賽。只要有新加坡運動員參加的比賽,馮天薇都會到現場觀看。
“特別是冰球比賽,對抗十分激烈,看得我非常興奮。”
10日,新加坡男子冰球隊在排位賽中以13:2戰勝印度隊,最終排名第11位,結束了本屆亞冬會的征程。本屆賽事他們4場比賽2勝2負,打入38球,展現了熱帶人民的冰上風采。
“新加坡作為熱帶國家,冰雪訓練設施條件有限,我們這些運動員都很不容易,很多都是在國外訓練,比如短道速滑和冰球在馬來西亞,高山滑雪在瑞典。”
而馮天薇自己與冬季運動結緣,可謂被一只跨越30多年的“命運回旋鏢”擊中。出生在哈爾濱的她,不到五歲的時候就被家里送去學習花樣滑冰,還沒到上冰學習,就被之前的跑步環節累哭了,說什么也不去上課。
“之后我媽媽給我報了乒乓球的培訓班,我一去就喜歡上了,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從市隊到省隊,馮天薇拿下冠軍無數,乒乓球之路走得順風順水,也入選了國家青年隊。但進入國家隊后,強手如云,競爭激烈,在訓練強度和心理壓力下,馮天薇的心肌炎犯了。
“醫生告訴我不能再受這么大壓力了,但我仍然有一個乒乓球夢和奧運夢,我不會放棄體育,不會放棄乒乓球。”
之后馮天薇到日本打聯賽保持狀態,2007年,一次偶然的契機讓她加入新加坡隊,并成功拿到奧運會資格。2008年北京奧運會,馮天薇和隊友拿到了女子團體銀牌。此后,她在2010年為新加坡隊拿下乒乓球世錦賽女團冠軍立下汗馬功勞。之后十多年,馮天薇始終活躍在乒壇,2022年英聯邦運動會拿下女單冠軍后,她悄悄隱退,成為新設立的新加坡乒乓球學院院長。
“那場決賽我0:3落后,最后連扳四局拿到了冠軍。賽后我的眼淚是飆出來的,很多人以為我是因為這個來之不易的冠軍而激動,但實際上,比賽之前我已經決定,這就是我的告別賽,我的眼淚是為告別乒壇而流。”
此次能夠擔任新加坡代表團團長,對馮天薇來說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她是哈爾濱的孩子,也是新加坡家喻戶曉的體育人。而馮天薇給新加坡代表團帶來的,還不止于體育,與中國的廣泛聯系讓她在很多領域發揮著作用。比如,這次新加坡代表團成員佩戴的圍巾,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紛紛詢問,而這其實是馮天薇通過淘寶定制的。
“我們決定做定制圍巾的時候時間已經很緊,馬上到春節了,也只有中國制造和供應鏈可以做到。”
在亞冬會,對于新加坡的參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這樣一個距離冰雪很遠的熱帶國家,為什么要費勁千辛萬苦發展冰雪運動呢?
馮天薇說,熱帶的孩子們,對于寒冷天氣和冰雪,有一種極度新奇的感受。
“那天我看到我們一個隊員,穿得非常少,我問他冷嗎?他說不冷,很享受這種溫度,這是在新加坡完全感受不到的。”
這種反差帶來的新奇,讓很多人對冰雪產生興趣,甚至愛上冰雪運動。
“這也許是一種更加純粹的熱愛,他們缺乏必要的訓練條件,要自己創造條件。他們一直堅持下來,讓人感動,這就是體育的力量。”馮天薇說。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