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畫里有話
十六載文脈相承 非遺“踩街”續寫江南水鄉文化新篇
中新網湖州2月8日電(胡豐盛 宋豪亮)2月8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迎來第十六屆元宵文藝踩街民俗活動,這場以“我們的節日·春漾和孚”為主題的文化盛宴吸引了近萬名市民游客參與,共同見證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民俗狂歡。
上午9時,由舞龍隊、地戲隊、腰鼓隊、馬燈隊等15支特色方隊組成的踩街隊伍正式出發。隊伍分為“金蛇狂舞鬧元宵”“靈蛇獻瑞興鄉村”“福蛇迎春揚和孚”三大板塊,由370余名當地民眾報名參加,身著傳統服飾,沿重兆路、星光大街、環河路等路線巡游表演,將和孚集鎮的街巷裝點成流動的文化長廊。
踩街活動現場。和孚鎮供圖
踩街活動現場,鑼鼓喧天。和孚鎮供圖
表演現場,荻港村地戲隊的《八仙過海》《穆桂英掛帥》等經典劇目重現了運河畔的千年傳奇;佛堂兜村的“蕩口馬燈”表演以靈動舞步演繹漁家豐收場景,引得觀眾連連喝彩;來自民當村的腰鼓隊和新荻村的太極武術串燒,則展現了傳統技藝與現代健身的巧妙融合。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來自上海的游客趙先生感嘆:“這才是原汁原味的江南年味!”
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桑基魚塘系統”的核心區,和孚鎮將傳統民俗與生態旅游深度融合。陳塔村的“和美鄰里扇子舞隊”融合了水鄉柔美與鄰里溫情;荻港村文化禮堂通過非遺傳承課程培養了數十名年輕演員;漾東宣傳隊用方言快板唱響鄉村振興新貌;京鼓隊以鏗鏘鼓點傳遞時代強音。今年已84歲的馬燈傳承人馮順林感慨:“年輕時跑馬燈是為謀生,現在是為了讓子孫記住文化根脈。”
據悉,該活動已延續了16個年頭,參演的隊伍均由各村文藝團隊自編自演和自發組織。活動當天,游客不僅能觀賞踩街表演,還能體驗魚桑文化主題市集,品嘗陳家菜、松糕、熏豆茶等非遺美食。此次踩街路線特意途經桑基魚塘景觀帶,讓游客在熱鬧中感受“桑茂、蠶豐、魚旺”的生態畫卷。(完)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