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資訊 多彩旅程 美麗中國 茶旅人生

首頁>休閑>多彩旅程

“前地”風情串起澳門城市記憶

2025年02月08日 10:23  |  作者:王海峰  |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W020250207550488396264

媽閣廟前地

W020250207550490756838

城市日前地

W020250207550495371599

亞婆井前地標牌

W020250207550499820848

議事亭前地

W020250207550503583035

亞婆井前地

本報赴澳門特派記者 王海峰

剛到澳門,就被住處附近一個地名迷惑了——“城市日前地”,這些漢字個個熟悉無比,但它們連起來是什么意思?后來,又在澳門各地看到一個又一個的“前地”,才知道這些叫“前地”的地方不僅在民眾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還代表著整座城市的歷史記憶——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就是由8個“前地”和22座建筑組成的。

從“城市日前地“說起

很多人都把“前地”當成廣場,在葡語和英語中,它也確實是翻譯成“largo”和“square”。但澳門當地一位朋友告訴記者,叫“前地”的并不完全是廣場,一些很小的地方,比如一個馬路拐角處,只夠停三四輛車的空間,也能叫“前地”,它實際上就是“前面的空地”的意思。

許多地名起得直白、簡單或許也是澳門的一個特點。比如,在澳門最南端路環島上的那條公路,可能是因為附近是整個澳門最具有鄉村風景的地方,路名就叫“鄉村馬路”。澳門半島東邊靠海有個被幾條公路圍起來的近似方形的湖,就叫“水塘”。

這樣,“城市日前地”的意思就好理解了,這里是“城市日大馬路”前面的一塊空地,種著一些大樹,栽著一些綠植,車可以在這里停放或掉頭轉彎。至于“城市日”則是澳門回歸前的一個公共假日,時間是每年6月24日,紀念的是400多年前葡荷澳門戰役中葡軍意外大獲全勝擊敗荷蘭軍隊,葡萄牙人保住了在澳門的地位。這一公眾假日在1999年澳門主權移交后被取消,但“城市日”的地名留了下來。當然,“城市日大馬路”并不是當年葡軍獲勝的戰場,而是最近幾十年才陸續填海填出來的一塊地方。澳門用這一地名,保留了城市曾經的一段記憶。毫不夸張地說,澳門整座城市的記憶都可以由一個個前地串連起來。

媽閣廟前地更像小廣場

位于澳門半島西南端的媽閣廟可以說是見證澳門城市最早歷史的地方。早在1557年有葡萄牙人定居澳門之前,中國漁民就在此泊船,還建了一座媽祖廟。有學者考證說,當葡萄牙人最初在澳門媽祖廟附近上岸,問當地人此地地名時,得到了“媽閣”的答案,這也是葡語“Macao”發音的最初來源,媽祖在當地人口中的發音是“媽閣”。

媽閣廟前面靠海的空地是葡萄牙人最早登陸澳門的地方,也成了象征中葡文化融合的起點。與其他“前地”相比,媽閣廟前地比較大,更像小廣場,地上用白色、黑色和淡朱紅色碎石鋪成不規則的波浪式花紋,這是典型的葡式風格。據說最早葡萄牙海船開到澳門后,用于壓艙的各色碎石塊被利用起來,鋪成一定的圖案。現在,葡式碎石路已經成為澳門的城市特色之一,常見的圖案包括太陽、星星、花和帆船等。媽閣廟是典型的中式風格,附近巨石上的摩崖石刻上刻著“海不揚波”“太乙”“超塵”等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在這里有一個碼頭,能欣賞澳門近代海洋歷史和文化,遙想當年澳門開埠后、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歐洲人聚居地以及亞洲早期貿易中轉港口、“十字門中擁異貨,蓮花座里堆奇珍”的繁盛景象。這里又是中國人逢年過節聚集的地方,每到春節或天后誕期等日子,人們在這里就能看到舞獅、燃放爆竹、搭戲棚唱戲的傳統民間風俗。

亞婆井前地成交流場所

從媽閣廟前地沿著歷史廊道往東北走不遠,就來到亞婆井前地。這里很小,3棵大榕樹就幾乎把這塊“前地”占滿。

從亞婆井前地的名字可以看出,此地以前是城市的主要水源地,與涼水井等齊名。“亞婆”一詞來源于粵語“阿婆”,傳說在明朝,一位老婆婆在此地修了一個水池,用于貯存山泉,方便了居民汲取飲用。葡萄牙人來了后,這里也是他們早期的聚居點之一。有葡語民謠:“喝過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么在澳門成家,要么遠別重來。”由此可見,此地對于澳門葡人的意義。

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葡萄牙人、中國人、澳門土生葡人的多元文化共生共融,充分體現在亞婆井前地四周的建筑中。這里有許多保留完好的百年葡式建筑,其外立面色彩繽紛,粉紅、黃色、青綠、湖藍,加上白色的線條,形成濃郁的南歐風情。位于亞婆井前地北偏西的鄭家大屋,是典型的中國廣東民居風格,大屋門廊檐下橫著的牌匾上寫著“榮祿第”,說明主人曾經的輝煌。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就是在這里寫下《盛世危言》一書,其思想影響了包括康有為、孫中山在內諸多中國近代歷史人物。

現在,明代“亞婆”修建的水池已經被一個歐式風格的噴水池取代,周邊的葡式豪宅多有空置,亞婆井前地成為附近居民休閑的公共空間。記者在這里碰到一位70多歲的老人,他每天都來這里遛鳥,和鄰居閑聊,附近有人跳舞、打球。亞婆井前地又是一個社會中心,為市民提供多樣化的日常交流場所。

議事亭前地人氣最旺

沿著歷史廊道繼續前行,經過充滿天主教色彩的崗頂前地,就來到澳門的市中心——議事亭前地。顧名思義,議事亭前地因它位于議事亭的前面而得名。在葡萄牙人居留澳門后不久,他們就成立議事會,用來管理葡萄牙人社區。后來,議事會權力不斷擴大,變成市政機構,負責管理澳門的市政事務。根據《澳門記略》的繪圖,議事會最初的建筑是一座中式亭樓建筑,因而叫議事亭。直到1783年,葡萄牙人以8萬兩白銀買下議事亭的地皮,才興建了具葡萄牙建筑風格的澳門議事會大樓為辦公之用。

與記者看到的其他前地相比,議事亭前地更像廣場,不僅因為它面積稍大,占地約3700平方米,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還因為四周的建筑合圍性強,除了西南面坐落著市政署大樓(原議事會大樓),西北側為3層高帶有行人走廊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利斯大廈,東南側為具西方古典主義特色的郵政局大廈,再往北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仁慈堂等。這些建筑色彩各異,但多設計為3層高大開間,采用類似的拱窗、拱門和廊柱,具有強烈的古典韻律感。

2005年7月,議事亭前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過去,這里是澳門總督舉行大型活動的場所,現在許多重要節日慶典和藝術展覽等也在這里舉行。雖然中式亭樓早已不見蹤影,葡式辦公大樓也換了主人,但議事亭前地作為澳門人氣最旺的前地空間,以反映澳門精神與文化特征的城市“名片”被保留下來。澳門是一座具有記憶的城市,不同年代、不同文化在城市空間折疊,展現著東西方文明交流互補、多元共生的城市文化內涵。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久久玖玖玖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五月天导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一级a爱片日韩在线观看 | 思思热免费精品在线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