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新春走基層>博物館里年味濃
新春走基層丨博物館里的年味
1月30日,小朋友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里書寫福字,感受傳統年味。 本報記者 賈寧 攝
1月31日,游客在孔子博物館黃河大集上體驗非遺項目。 孔子博物館供圖
2月1日,游客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參觀彩繪十二生肖陶俑。 本報記者 齊波 攝
1月29日,游客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參觀何尊。謝克強 攝
2月1日,游客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內觀看殷墟片區春節演藝活動。麻翛然 攝
1月29日,游客在甘肅天水伏羲廟傾聽講解員講述伏羲畫卦、肇啟華夏文明的故事,近距離了解伏羲文化。孫鎮 攝
1月31日,觀眾在中國科技館舉辦的第十六屆春節“科技大聯歡”主題教育展參觀天和核心艙結構驗證件。 本報記者 賈寧 攝
1月30日,在位于浙江省的金華市科技館,小朋友與身穿節日盛裝的機器狗互動。 時寬兵 攝
1月30日,觀眾在中國電影博物館新春民俗系列活動現場欣賞民族器樂表演。 中國電影博物館供圖
1月30日,游客在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新春游園會上參觀體驗各民族文化展示項目。 本報記者 齊波 攝
2月2日,觀眾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觀看大屏幕還原的大運河航運歷史。 本報記者 田福良 攝
1月30日,游客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福建東山關帝廟前廣場感受濃濃年味。謝漢杰 攝
濃濃文化味,錦繡中國年。2025年春節期間,各地博物館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春節主題展覽及年俗文化體驗活動,呈現出春節文化的新風尚。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展廳里人頭攢動,彩繪十二生肖陶俑、婦好鸮尊、桃花洞釉燈籠瓶等“明星文物”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孔子博物館黃河大集上摩肩接踵,熱鬧非凡,30余家非遺傳承代表項目集中亮相,向現場觀眾展示了古人的智慧與巧思;中華民族博物院推出“賀新春游園會”,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舉辦多場文化活動,涵蓋文創市集、藝術之旅及志愿宣講……
“到博物館過大年”成為不少人春節假期的新選擇。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人們看文物、品年俗,感悟和美中國年里的文化味兒。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