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網絡中國節·春節>本網特別策劃
“托厄哈扒”,好樣的!
記者跟隨桑南才(前)體驗郵件投遞過程
寒冬臘月,云南怒江大峽谷深處,山路陡峭,江水洶涌。
每年春節前夕,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政協委員、中國郵政集團云南省怒江州分公司瀘水市稱桿鄉郵政所所長桑南才最忙碌的時候。
1月12日,天剛蒙蒙亮,記者跟隨桑南才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快速瀏覽每個郵件地址,迅速規劃全天派送順序和路線,分揀貨物,勾挑核對。每一個環節,他都干凈利索,堪比流水線工人。
桑南才的郵包沉甸甸的,已經用得有些泛白,里邊裝滿了各類信件、包裹,還有村民們網購的年貨。
“在稱桿鄉郵政所,郵寄工作節假日‘不打烊’。春節快到了,郵件量比平時多了不少,咱得抓緊時間,讓鄉親們能早點收到。”桑南才一邊熟練地整理郵包,一邊對記者說道。
桑南才指著墻上的投遞示意圖告訴記者,怒江州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州內生活著漢、傈僳、怒、普米、獨龍、白等20多個民族,稱桿鄉郵政所負責周邊13個行政村信件、快遞、包裹的收發。
稱桿鄉位于怒江大峽谷腹地,海拔落差3000多米,人口居住非常分散。桑南才剛參加工作時,很多鄉村都不通公路,需要爬坡過河,靠步行送郵件,出去一趟要五六天才能返回郵政所。“我想著能為鄉親們做點事兒,就咬著牙堅持了下來。”桑南才說。
這一堅持就是37年。常年的風吹日曬、奔波勞碌,讓桑南才的臉龐顯得黝黑,已經有了數道深深的褶子;粗糙的雙手長滿了繭子,右手中指在一次送郵件時遭遇泥石流,被石頭砸斷了一小截。
“說是鄉郵政所所長,其實所里只有我一個人,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一所’,直到前幾年妻子的加入。”桑南才表示。
記者坐著桑南才駕駛的摩托車實地體驗了一把投遞的過程。盡管路面已經硬化,但不少路段依然比較狹窄。路兩側是巍峨的高山,腳下是奔騰的怒江,路上少有人經過,只有桑南才的山歌在山谷回響。
37年來,桑南才騎壞了5輛摩托車,磨破了160多個郵包,穿爛了560多雙膠鞋,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高山峽谷之間,架起了大山深處2.17萬名群眾與外界交往交流的橋梁,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傈僳山寨的“托厄哈扒”(傈僳語“送信人”)。
送郵件之余,和鄉親們聊聊新鮮事,介紹黨的民族政策、國家惠農政策,已成為桑南才的習慣。作為政協委員,他還利用工作之機廣泛聽取民意,鄉親口中的“煩心事”“麻煩事”,樁樁件件成了他的“心頭事”,被他寫進了提案,帶到了協商議政現場。
多年來,桑南才先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24年9月,他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作為受表彰模范個人代表在表彰大會上發言。
“作為一名普通郵政工作者,太榮幸了,這是一輩子的榮耀!”桑南才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
當被問及新年愿望,有些靦腆的桑南才笑著說:“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健健康康的,這樣就能多為鄉親們服務幾年。”(本報融媒體記者 徐康輝)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