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新春走基層>要聞
新春走基層|守護胡同里的非遺廟會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題:守護胡同里的非遺廟會
新華社記者熊琳、魯暢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春節期間舉行的廠甸廟會一直深受市民游客喜愛。平安喜樂的廟會如何維護好秩序?如何讓群眾安心感受年味文化?記者隨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民警一道,了解廟會背后的守護故事。
在琉璃廠西街廟會入口,一過安檢通道,一位身著紅色長衫的說書人的精彩“段子”就吸引了眾多游客,不一會兒,他身邊就圍起了三、四層人。“像這種情況,人會越來越多。廟會舉辦前,我們都會提示商戶,這種露天表演要控制時長,確保主干道通暢,我們的執勤力量也會及時進行疏導。”椿樹派出所所長孫峰說。
保障人群流動平穩有序,是廟會安保的重中之重。孫峰告訴記者,廟會舉辦前,民警會對活動主干道路的最大載荷、每條胡同和路口如何疏導進行了精心準備。“一旦超負荷,相連街道會迅速聯動,及時減少人群進入,確保群眾安全。”
令孫峰印象深刻的一次秩序維護是在2024年廠甸廟會期間。當時現場首次布置了詩詞長廊,夜幕降臨時,長廊一經“點亮”非常漂亮,瞬時就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拍照,平穩流動的人群突然出現了“停滯”,而且人還越來越多。
“看到這種情形,我們趕緊用擴音器引導游客前行。”孫峰回憶,經過民警1個多小時的疏導,人群流動才恢復正常,好多民警的嗓子卻喊啞了。“出現人群滯留時,大家一定要配合疏導工作,安全第一。”
“幾乎每年廟會,都會接到小朋友和家長走散的警情,必須第一時間緊急處理。”大柵欄派出所副所長趙賽成說。
今年大年初一晚上7點多,前來參加廟會安保的西城分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屈滿突然被一對心急如火的“80后”父母叫住。“警察同志,我孩子丟了!就買吃的那會兒工夫,回頭一看孩子沒了!”
屈滿一邊安慰這對焦急的父母,一邊迅速將孩子的照片等信息通報給全體執勤民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順著人群前行的方向,在商場入口處,民警很快找到了正在大哭的小朋友。
“聽說孩子很快就找到了,這對父母非常高興,飛奔過來抱住孩子。我們懸著的心,也跟著放了下來。”屈滿說。
“群眾平安喜樂逛廟會、過大年,是執勤民警最大的期盼。”趙賽成告訴記者,除了執勤現場的警情處理以外,廟會安保的前期準備工作也必須做實做細,安全隱患要認真排查。
在轄區廟會路口,設置白色長欄桿將往來人群隔開,防止人流對沖;在小吃、景點、活動打卡地等人群易聚集區域,配置較多警力及時疏導及應對突發情況……
“這個春節,很多同事都堅守一線,保障轄區內多個廟會和活動順利開展。”西城分局治安支隊民警張學凱告訴記者,從廟會前期的政策咨詢、場地規劃、協助制定活動方案,再到廟會期間的安保執勤、多部門配合、警情處置,他們始終在現場:“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讓群眾平安喜樂度過新春佳節。”(完)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