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實時新聞
河北省政協全會關注科技、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減少“堵點” 解開“困局”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實現零的突破、首家省實驗室掛牌成立、鋼鐵環保績效A級企業保持全國第一、綜合算力指數躍居全國首位……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亮眼”成績,讓參加河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委員們倍感振奮,更引發科技界委員關注。還有哪些“堵點”需要疏通、什么“困局”亟須解開?科技界委員為促進全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積極建言。
科研平臺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省政協委員、石家莊鐵道大學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劉慶寬說,高校科研平臺的成員大多分布在不同教研室或不同學院,不利于任務統籌、人員管理、項目完成。他建議,加強科研平臺的組織建設,落實科研平臺在科技研發中的主體作用,提升科研平臺的凝聚力、戰斗力。
省政協委員、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微波毫米波應用電路中心研究室主任徐達建議,探索建立以應用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為導向的研究聯合體,把高校研究團隊和學術資源組織起來,與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展研究合作,提高產學研組織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是加速成果轉化的重要引擎。省政協委員、河北科技大學科研院產學研辦公室主任師偉力建議,建立一套符合科技成果轉化規律的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制度,消除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對科技成果不能轉、不敢轉、不愿轉的疑慮。
省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國際合作處處長張潔說,要將服務企業科技創新作為科技工作重點方向。她建議,按照省里確定的八大重點產業梳理技術需求清單,組織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重點支持省內科技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牽頭,聯合省內外優勢創新資源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開展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打造一批標志性創新成果。
搶抓產業機遇,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離不開政策保障。省政協委員、國信優易數據有限公司CEO王亞松建議,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在加大財政支持科研經費的基礎上,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科技研發,鼓勵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主導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
省科技廳、教育廳、工信廳、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負責人積極回應委員關切。會議現場氣氛活躍,交流近3個小時,大家意猶未盡,表示要持續關注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讓兩者融合發展之路越來越順暢。
(本報記者 高新國)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