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畫里有話
天壇公園6類24場文化活動邀市民游客共度“非遺”中國年
人民政協(xié)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 齊波)1月26日,記者從天壇公園了解到,為滿足市民游客體驗感、沉浸式、知識性等文化需求,天壇公園以“興趣、享受、滿足
圖為游客在“福臨天壇祈新愿”的背景墻懸掛祈福牌。
春節(jié)將至,天壇公園內的主要園路兩側、路口,以祈年殿、天壇花卉、蛇年IP“靈寶”為主要元素的紅色道旗迎風飄展,懸掛的各式燈籠和中國結與古建完美融合,圍欄上配以祈年殿及“福”字造型為裝飾,處處洋溢著紅火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
據了解,為了讓游客在入園的第一時間就感受到天壇公園的喜慶“年味兒”,公園除在大門處懸掛有紅旗、“春節(jié)”牌示、大紅燈籠外,還特別在北門內、外設計擺放春節(jié)天壇特色景觀小品,供游客市民拍照留念。位于北門內的景觀小品主題為“靈蛇獻福”主色調為中國紅,使用福字、天壇特色花卉等創(chuàng)造性元素搭配蛇年IP“靈寶”,體現(xiàn)了蛇年熱鬧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而位于公園北門外的景觀小品主題為“福蛇迎春”,整色選用中國紅為主色調色,使用燈籠、祈年殿造型等創(chuàng)造性元素搭配蛇年IP“靈寶”,代表中國傳統(tǒng)歷史建筑與民俗文化的融合,體現(xiàn)傳統(tǒng)中國年味。
記者在天壇公園西二門看到,國槐樹上懸掛著一串串紅燈籠綿延至丹陛橋西,為新春佳節(jié)的到來增添喜慶的色彩。道路兩側安裝造景宮燈24個,主題為宮燈福韻話民俗,配以二十四節(jié)氣民俗文化等介紹內容以增加科普和趣味性。除此之外,在北二門至皇乾殿道路兩側還安裝了京劇臉譜造景宮燈8個。
圖為中外游客通過中英雙語“十二生肖轉盤”展板進行“生肖打卡”。
據天壇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春節(jié)、元宵節(jié)期間,按照“四點三線”的整體布局,全園共布置“春節(jié)”牌示3套、景觀小品5處、各類燈籠1700余個、各類中國結80余個、道旗120面、立體裝飾200個,烘托出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讓入園游客充分感受到節(jié)日歡樂、祥和的氣氛。此外,為了豐富節(jié)慶文化,把恢宏盛大的祭天儀仗場景以道具的形式進行真實的藝術呈現(xiàn),在丹陛橋上展出各類祭天儀仗道具100件,讓游客親身體驗中國傳統(tǒng)祭天盛典的恢宏氣勢,領略中國古代祭天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西二門內廣場設置主色調為中國紅并搭配蛇年IP“靈寶”為主題 “福臨天壇祈新愿”的背景墻,為春節(jié)游園的游客精選出了天壇的特色拍照打卡地。
圖為一名外國游客學寫“福”字。
值得一提的是,天壇公園為了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共同了解首個“非遺版”春節(jié)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天壇公園邀請中外游客通過中英雙語“十二生肖轉盤”展板進行“生肖打卡”,同時在新年福字拓印活動現(xiàn)場,游客們可以通過親手體驗拓印福字過程,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喜愛文化探秘的游客,可以選擇大年初一跟隨天壇金牌講解員,用腳步丈量天壇,“農歷新年話祈年”。大年初二至初七,通過“微天壇”微信公眾號、“祈趣天壇”小程序可以報名參加天壇科普園內“古建里的福壽文化”“禮樂中的和諧之美”“天壇冬鳥紙藝共舞”等科普互動活動。活動以“線上直播+線下體驗”的形式開展,以滿足更多天壇文化愛好者的需求。
圖為游客體驗拓印福字,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此外,天壇神樂署“神樂之旅”古代皇家音樂會帶您“云賞”非遺。天壇“古韻韶音,回響天壇”系列線上展演,將在1月29日(初一)、1月31日(初三)、2月2日(初五)、2月12日(十五)分別以《壇樂清音》《華夏正聲》《尊祖重農》《古韻遺音》為主題,展示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魅力,講述古樂發(fā)展沿革、八音樂器的使用方式和規(guī)制、宮廷樂曲背后的農業(yè)知識以及宮廷音樂的功能和風格等。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