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委員多參與 矛盾早化
——蘇州相城區政協全會重點提案背后的故事
在日前舉行的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關于強化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機制,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成效的建議》提案,被確定為重點提案。
提案背后是近年來相城區系統推進綜治中心(矛調中心)建設的經驗和思考。相城區整合專職調解員、金牌調解員工作室、社會化調解組織等多方力量長期駐點,融合訴訟服務、非訴訟服務、綜治、勞動仲裁等多個平臺機構功能,不斷深化社會矛盾糾紛綜合預防化解機制。2024年,全區各級矛調中心(站)累計受理處置矛盾糾紛6萬多件,辦結率超97%,城市管理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成績背后仍有隱憂,從區人民法院2024年全院收案情況來看,共受理近2.5萬件,同比增長了22%左右,各類糾紛上升勢頭依然明顯,這也是我們提出這件提案的初衷?!毕喑菂^政協常委繆芙蓉介紹。
在相城區政協委員、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王秀梅看來,基層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多元主體的廣泛參與。2024年,在相城區政協的支持下,王秀梅和多位委員將基層治理調研常態化融入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中,建立了委員坐班輪值服務機制。政協委員與群眾面對面協商解決矛盾糾紛,得到廣泛好評。
除此之外,相城區政協還出臺了《政協委員參與涉法涉訴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推動委員履職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來自11個界別的40名政協委員參與其中,每人月均參與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次,成功率達90%以上,將大多數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階段。在這項機制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政協委員來到群眾中間調解糾紛,用行動贏得人心。
“政協委員團結面寬、社會覆蓋面廣、權威專業性強的獨特優勢,使得矛盾糾紛調解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王秀梅總結道。
正如繆芙蓉所說,“在‘共治’的基礎上凝聚更多合力,才能更好服務基層社會‘善治’之路?!?/p>
“該提案緊扣民生領域,提出的建議舉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相城區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王德林表示,期待通過這件提案的落地,有效整合優質調解資源,助力將更多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消弭于萌芽,激發基層社會共建共治的新活力。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