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武漢市政協全會熱議—— 推動低空經濟“乘風而上”
本報訊(記者 毛麗萍)在近日召開的武漢市政協全會上,發展低空經濟成為委員熱議的話題。就在會議召開前不久,武漢首條長江低空游覽航線在漢陽區南岸嘴江灘公園順利試飛成功,未來這條觀光航線將面向市民開放。
近年來,武漢市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目前集聚了150余家低空經濟典型企業,產業鏈條完整。開通了18條低空商業試點航線,包括載人航線和載物航線,涵蓋了旅游觀光線、物流配送等多種應用場景?。
“然而,武漢低空經濟?面臨的空域管制復雜、申報審批手續繁重、應用場景缺乏等難題,需要進一步通過政策創新和產業升級來解決。”市政協委員、漢南區政協主席徐安建議,支持武漢經開區等相對成熟區域納入全省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區域,構建以漢南通用機場為中心,聯結“兩通道”(長江、漢江主軸)和“三區域”(鄂西、鄂中、鄂東)的低空空域樞紐。
“要制定低空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規劃和建設標準,適時出臺低空經濟促進條例,配套建設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系統和低空飛行服務中心,實現‘一窗申請、一站式審批、一張網通管’。”市政協委員、漢陽區政協主席陳革鴻建議。
產業集群的培育和打造是發展低空經濟的重中之重,徐安認為,要招大引強科技型龍頭企業和研發機構,加強低空產業重大項目的系統謀劃和總體布局,以產業園區和重大項目為依托,加快打造整機制造、關鍵零部件生產、系統研發、新型材料供應等產業集群。
陳革鴻建議強化市區產業引導基金聯動,強化各區的支持和統籌,持續推進股權招商和“培育式”招商,合力打造低空零部件及整機研制的產業集群。
新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徐安進一步建議,鼓勵企業培養引進低空經濟領域高層次人才,同時給予低空經濟人才適當政策傾斜。依托漢南通航機場,打造全市低空飛行培訓基地,加強與省市高校院所的人才培養和合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培訓體系,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