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來自社會各界的政協委員積極履職,為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建諍言、獻良策。
張大玉、姚光業、陳陸軍委員:加強北京長城文化帶沿線地區文旅融合發展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長城沿線既擁有大量城墻、城堡以及傳統村落等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依托上述堡寨、村落等也形成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營造技藝、民俗、戲曲等。將上述文化遺產與旅游等產業有機融合,是實現沿線鄉村地區全面振興的關鍵。北京長城文化帶一線有村莊約700余個,百年以上的村落數百個。如大量的城堡作為長城文化最具煙火氣的活態樣本,多數是明代用來屯兵駐軍的堡寨關堡逐漸發展而成,其歷史底蘊極為深厚,擁有豐富的長城文化資源、自然資源以及非遺、民俗等其他資源,是傳承弘揚長城文化最為核心的區域,也極具文旅發展潛力。
針對長城沿線村落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專業人才匱乏、村落歷史風貌延續受到威脅、村落文化和生活品質不高等問題,北京市政協委員張大玉、姚光業、陳陸軍建議,加強長城沿線傳統村落歷史價值研究與闡釋。夯實理論研究基礎,摸清資源家底和價值特色,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為沿線傳統村落長遠的保護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并做好價值闡釋工作。
加強沿線傳統村落歷史風貌引導與管控。持續深化“一村一策”,推動制定傳統村落整體空間保護發展方案,明確各類村落管控保護要求,指導村落分類建設,避免出現保護性破壞。
做好“資源+旅游”文章,打造特色精品文旅線路。一是利用大量堡寨關堡等村落資源,打造集考察、研學等于一體的游覽線路;二是選擇典型堡寨村落,挖掘長城沿線非遺資源,打造非遺體驗場景。
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及旅游開發的人才培養。定期組織對基層村干部與文保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考核培訓效果;推動北京相關高校與長城沿線各區建立幫扶合作機制,提供專業咨詢和輔導。
構建完善的資金投入機制以及村民獎勵機制。統籌協調各部門間關于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資金投入機制,打破行政壁壘、優化資金投入時序,持續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加大配套建設,提升文旅融合發展服務水平。
闞凌云委員:助力民營演藝機構持續健康發展
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闞凌云帶來關于助力北京民營演藝機構持續健康發展的提案。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和“演藝之都”,北京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民營文藝機構在這一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來,北京市在支持民營文藝機構發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快速變化的文化市場環境中,仍需進一步加強支持力度。” 闞凌云表示,相較于國有文藝院團,民營機構規模實力小、品牌影響力較弱、抗風險能力欠缺,需針對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以推動其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她建議優化現有職稱評定體系,允許并鼓勵民營機構從業者參與編劇、導演的職稱評定,通過建立廣泛的人才機制,為民營機構人才提供更為明確和具體的職業發展路徑。
“建議定期舉辦‘北京民營演藝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民營演藝機構、藝術家、學者等共同探討民營演藝產業發展趨勢,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她認為可設立海外巡演專項資助,鼓勵和支持民營文藝機構走出國門,參加國際藝術節、戲劇節等活動,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提升北京“演藝之都”的國際知名度。
提升民營文藝機構排練條件、改善創排環境也是她關注的方面。“建議支持新建民營演藝中心和劇院(場)等排練演出場所,并納入北京市國土空間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結合實際利用閑置空間、老舊廠房等設立劇目排練中心和劇院運營服務平臺,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排練演出提供便捷服務。”她說,應鼓勵探索國有劇院(場)多元主體合作運行管理模式,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前提下,允許符合條件的民營文藝機構參與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鼓勵有條件的京郊地區改建或新建舞臺、戲臺,為民營機構下鄉演出提供便利;鼓勵文化館、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通過資源共享、項目合作等方式,積極為民營文藝機構提供排練和演出場地。
民營文藝機構黨建工作也至關重要。闞凌云認為,應著力提升民營文藝機構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質量,推動其成立黨組織,或按地域、行業、規模等實際情況成立聯合黨支部。推動國有、民營文藝團體黨組織開展共建,加強與民營文藝機構從業人員的聯系。推動有條件的院團建立工會組織、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強化內部監督,增強民營文藝機構凝聚力。
柳千訓委員:培育龍頭體育企業,促進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雙奧之城,北京擁有大量的體育場館。如何改變目前場館單兵作戰的局面,由龍頭企業統籌抓總,實現聚合發展,是一個重要而現實的問題。南方有很多省市在龍頭企業抓產業發展方面做得很好,比如上海久事體育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體育賽事、體育場館、體育科技與服務為主營業務,擁有十余項國內外重大賽事,建設經營上海多個地標性大型體育場館,是上海重大體育賽事的運營主體、體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執行主體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承載主體。北京應該建立培育類似龍頭體育企業,統籌場館和冰雪運動發展。
2024年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延慶、河北崇禮、黑龍江亞布力、吉林長白山、新疆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冰雪經濟集聚區”。北京市應深入貫徹落實《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創建綜合性的體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北京場館資源多樣的優勢,利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速滑館等冬奧場館,培育自主品牌國際冰雪賽事,以高端賽事引領高端度假,以高端度假引領高端消費,搭建高水平國際冰雪交流合作平臺。
為此,北京市政協委員柳千訓建議,借鑒南方體育龍頭企業成功發展經驗,北京市國資委統籌市屬相關企業成立專業公司,創建一個體育資源綜合體,全面統籌全市奧運場館運營、體育競賽表演、體育文化傳播等各項業務,充分發揮企業招商引資優勢,為體育產業發展凝聚更多資源、創造更大效益,爭取打造成國內一流的體育產業龍頭企業,成為首都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乃至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引擎。 (施芳、尹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