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致公黨

多彩七星關 集聚改革發展磅礴力量

——2024年致公黨中央“組團式”幫扶掠影

2025年01月20日 13:49  |  作者:記者 劉圓圓 通訊員 馬甜甜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喜歡。我們家的柑橘汁水飽滿、唇齒留香,喜歡的朋友請抓緊時間下單。”到了柑橘飄香的時節,來自貴州的“大河口椪柑臍橙”抖音直播間又熱鬧了起來。只見黃澄澄的柑橘掛滿枝頭,忙著采摘果實的果農們臉上笑容比柑橘還要甜……

這是畢節市七星關區欣欣向榮的一個縮影。這座集聚改革發展磅礴力量的小城,正涌動著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美麗畫卷。而這幅美麗畫卷,離不開致公黨中央持續不斷的“組團式”幫扶。

去年新一輪的幫扶中,從去年3月29日,致公黨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工作會議在畢節召開開始,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蔣作君提出的“事業無畢、發展有節”幫扶理念就貫穿始終。一項項提“質”、擴“面”、增“效”的幫扶措施,為七星關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先行區注入了強勁動力。

據統計,一年來,致公黨中央積極聯引黨內優勢資源,實施幫扶項目60余個,投入和幫助引進資金1.2億元,初步形成助力畢節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產業+事業”一體兩翼、“科技+數字”引領賦能的幫扶工作格局。

GetAttachment

產業幫扶 聚焦當地特色優勢 奏響鄉村“富民曲”

一直以來,七星關區的白沙河村都是種植柑橘的大戶,柑橘種植面積超過6000畝,雖然品質很好,卻長期受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擾。為打造白沙河村椪柑臍橙的知名度、美譽度,讓這一口“冬日限定”化為舌尖上的甜蜜,飛入更廣闊的市場,致公黨上海市委會聯引企業捐助直播設備,傳授直播技術,培育畢節本土電商“新農人”,幫助優質果品打開市場。

這才有了在果園里直播,在線上“吆喝”的火熱場景。

“通過直播,我們大河口的椪柑和臍橙知名度越來越高,每天都有外地的客人下單。”白沙河村黨支部書記王作樓也是直播間的主播之一,自己帶頭引領示范,將白沙河村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通過直播帶貨,小山溝里的椪柑臍橙也逐漸走進大城市的餐桌。近年來,致公黨中央聯引上海企業家開展“千畝果園”項目,持續為白沙河村果品質量升級提供農業技術支持。

除了白沙河村的柑橘產業外,致公黨中央還圍繞七星關區產業發展思路和規劃,聯引天津、河南專家,北京、重慶相關企業與七星關聯合開展天麻中藥制劑和保健食品研發;聯引中核醫療總投資10億元支持七星關腫瘤治療中心建設,首期投資3300萬元已經落地;聯引浙江企業西鏞置業在畢節建設裝配式建材生產基地招商引資和火石創造科技有限公司捐贈數字招商平臺;組織農業產業、數字技術、新型材料等行業領域40余家企業到七星關區進行考察洽談,推動簽約落地企業1家,簽訂合作協議2家。

產業幫扶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更是社會繁榮的基石。去年以來,致公黨中央通過開展消費幫扶,積極組織黨員依托“優選畢貨”等平臺采購和幫助銷售畢節農副產品,實現502.73萬元的消費帶動,助力更多黔貨山珍走出大山,讓全國各地的人都能享用到畢節優質的農產品。

教育幫扶 從“有學上”邁向“上好學”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教育幫扶是推動持續發展的基石,補齊教育短板,是夯實鄉村全面振興的根基所在。

2023年6月7日,在致公黨中央的關心支持下,七星關區與上海師范大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與合作辦學協議,并啟動教育研究院和附屬學校建設,為七星關區教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致力于打造上海師范大學科研和訓教育品牌。2024年9月2日,上海師范大學七星關實驗學校正式迎來開學日。

GetAttachment (1)

“這次跟崗學習讓我收獲頗豐,領略到上海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啟發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樂學善學好學。”開學前三個月的跟崗學習后,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七星關區實驗學校教師陳冉有感而發,對標上海先進經驗,借鑒優秀學校的教育考核和管理制度,才能帶動本地教學質量提升。

“我們學校的小學部、初中部都在去年建設完成,并順利迎來第一批學生。”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七星關區實驗學校副校長羅蒙愛說,學校將把在教育教學、學校管理、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學習到的先進的理念應用于實踐,努力建成一所優質學校,為七星關區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去年以來,致公黨中央不斷創新幫扶形式和載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聯引專家擔任致公教育研究院院長,為七星關區的教育幫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促成湖北師范大學與七星關區簽訂幫扶協議并開展培訓;聯引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結對幫扶七星關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協調四川黨員企業在畢節四小、區第一實驗學校捐建科創教室,開展科創公益培訓活動,給孩子心中種下科學夢的種子;協調廣州市視源公益慈善基金會在畢節4所學校捐建價值近60萬元的希沃致公數字教室;協調致公黨安徽省委會設立“致福教育·同心助學金”項目并探索形成長效機制。

科技賦能 讓鄉村振興向“新”提“質”

在朱昌鎮雙堰社區“數字中心”大屏上,社區的公路、院落、土地等以3D場景呈現出來,可以清晰地看到朱昌鎮每個村的產業、人口、生態等情況。“系統建成完善后,配合數字門牌,社區治理能力又更進一步。”朱昌鎮雙堰社區數字小院工作人員梅大江如是說。

GetAttachment (3)

“數字小院”是致公黨中央聯合廣州市天河區,以七星關區朱昌鎮為試點,聯引致公黨黨員在七星關區成立畢節橫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搭建而成,分別在螺螄村和雙堰社區各有一個數字中心。這是一個集產業交流、信息共享、數字管理于一體的平臺。致公黨中央還致力于推動朱昌鎮“數字小院”打造成為定點定向培養科技領域人才的平臺,鞏固拓展七星關區“數字小院+本地高職院校+東部實體企業”的人才共育模式,不僅解決了傳統職業高校學生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問題,還讓大家學到先進生產經營理念和專業技術,培育鄉村產業發展所需的實用技能人才,助力產教融合和本土人才創業就業。據悉,目前已分批次培養本土化信息技術人才60名。同時,“數字小院”項目已成功復制到赫章縣,參與當地易地搬遷社區建設,有效助力中央統戰部定點幫扶工作。

“數字小院”是“數字鄉村”的具體實踐形式,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建設“數字七星關”是致公黨中央主席蔣作君提出的幫扶工作藍圖,即在各領域幫扶工作中運用“數字+”思維、開拓“數字+”路徑、打造“數字+”領域,以科技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更好滿足村民多樣化的生活服務需求。

展望新的一年,致公黨中央社會服務部負責同志表示,在接下來的幫扶工作中,致公黨中央將按照“七星關所需、致公黨所能”原則,匯聚各方優勢資源,以一批批成效顯著的幫扶品牌為載體,做好小項目,打造大工程,助力七星關區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五码在线视频 | 中文有码亚州AV | 午夜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 日本在线不卡中文字幕资源 | 亚洲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