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委員會客廳
北京市政協委員關振鵬:加速推進醫藥創新產品臨床應用,打通入院“最后一公里”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 謝阿愁 康亮 馬嘉悅 易欣 王星星 賴仁杰 賈冬)“調研中我們發現,一些重要‘人工智能+醫療’技術成果的落地應用仍存在難點和堵點,一是審評審批面臨新挑戰,二是醫院采購存在新障礙,三是臨床應用存在支付結算困難。”在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北京市政協委員關振鵬表示,要從監管服務、審批流程、醫保結算等方面共同發力,促進創新藥品的研發應用。
如何切實解決“人工智能+醫療”創新技術成果落地難題?關振鵬表示,要積極向國家相關部委申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和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改革試點,提高審評審批科學性和時效性;深度推進與中央單位審評審批合作,拓寬審評交流渠道,推動臨床需求和市場導向的創新轉化;強化政策解讀、落實與指導服務,針對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等重點政策進行細化解讀、落實,清單式自上而下推動,對醫療機構人員強化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指導服務。
在加速推進醫藥創新產品臨床應用,打通入院“最后一公里”方面,關振鵬建議將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診斷、人工智能手術方案規劃為代表的具有高臨床價值產品納入集采;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推動“人工智能+醫療”創新產品融資租賃及聯合采購模式;加大“人工智能+醫療”創新產品資金扶持力度,專項資金支持醫療機構積極試用、首購“人工智能+醫療”創新產品,加快創新產品入院應用,形成在“三醫聯動改革”中可推廣的經驗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