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協商花開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來>聲動北疆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包頭市政協主席趙君:加強稀土科研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和稀土產業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建設
人民政協網呼和浩特1月15日電 (記者 李敏杰 袁世鼎 李玉禎 田福良 宋寶剛)“近年來,包頭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的重要要求,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推動‘兩個稀土基地’建設。”1月15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包頭市政協主席趙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記者了解,目前包頭市稀土企業245家、規上工業企業10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0家,全市稀土產業產值由2022年的677.5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29億元,2024年預計實現1000億元以上。
趙君坦言,“雖然我們在‘兩個稀土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人才總量不足且領軍人才缺乏、稀土科技創新能力還需提升、稀土應用領域的研究還需加強、稀土安全生產缺乏標準體系等問題和不足。”
“自治區要支持包頭加強稀土科研領域人才隊伍建設。”趙君建議,支持包頭市實施稀土人才引進與培育專項行動計劃,以科技“突圍”工程等重大科技計劃為牽引,“剛柔并濟”引進集聚海內外高層次領軍人才;支持高校加強稀土學院師資隊伍和教學能力建設,與稀土研究院等聯合開展博士點建設和研究生培養,完善“本、碩、博”一體化稀土領域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加快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支持包頭市加快中試基地、科技型中小企業產業園建設,打通‘成果產生+驗證應用+產業化’通道,加快技術成果產業化,同時吸引一批優質成果來包二次研發、中試熟化或工業放大,形成一批緊密貼合市場的高技術產品,孵化一批初創科技型企業,加速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增量。”趙君說。
趙君認為,要支持包頭加強稀土新材料應用研究,開辟新產業新賽道。他建議,自治區持續加大對稀土科技創新的經費支持,特別是對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稀土研究課題給予重點扶持;不斷拓展稀土的高值化應用領域,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技術體系,實現“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產業”的歷史性跨越。
“建議由自治區稀土行業協會等牽頭創建稀土行業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并對稀土行業的生產安全事故及事故原因進行統計,歸納分析稀土行業全產業鏈的安全生產特性;梳理當前稀土行業安全監管規章制度相關情況,建立文件庫,以便快捷地檢索獲取;搭建稀土行業安全生產規范體系,對稀土材料生產全流程的工藝單元進行合理劃分,確定邊界,通過專家論證進行優化。”趙君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