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初心如磐 民生為大 ——福建省委書記與委員共商民生大計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
2024年10月,
新一年,如何更快落實一張張“民生清單”,兌現一條條“幸福賬單”,帶領4100多萬福建人民走出一條波瀾壯闊的振興路?1月12日,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聯組討論中,省委書記
牢記殷殷囑托,福建把
“龍寶寶也帶不動生育率,問題出在哪兒?”在會上,對于“低生育”困境,省政協常委卓曉鑾認為,要進一步助力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加快探索生育保險機制改革,完善生育成本由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分擔機制,真正為生育減負,為生活提質。
百姓富,盼的是共富。省政協委員張宸琿提出,要強化產村融合,通過以產興村、以村促產,推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點亮鄉村產業振興之路。同時,強化模式創新,組建“強村公司”,整合利用農村資源、資產、資金,開展集體經濟項目經營,進而拓寬老百姓增收路。
“‘山光、水濁、田瘦、
要以“民聲”定“民生”,讓人民更滿意。劉嘉偉委員期待,進一步支持閩西北特色發展,尤其是積極探索創建“紅色+”產業鏈模式,真正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當地產業發展優勢,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大齡就業,路在何方?“現實中,就業年齡歧視是客觀存在的?!痹谔m志紅委員看來,要充分發揮政府示范作用,通過漸進式放寬招聘年齡,逐步消除年齡歧視;要全面推廣大齡助老服務模式,設置“大齡友好”工作崗位,打造一批適合大齡群體就業的“大齡友好”示范點。
“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修珍萍委員針對老舊小區仍存在的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呼吁改革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實施多元化的社區治理及“大物業共治模式”,有效構建起社區治理常態化運行機制。
林常青委員贊同之余,建議還要進一步厘清物業管理責任邊界,特別是政府行政部門、專業經營企業與物業公司及業主之間存在的責任邊界問題,讓社區更加和諧。
一一聽取委員們的發言后,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