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要聞
政協委員熱議營商環境 助推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北京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如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今年兩會,政協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為提升北京城市競爭力與活力貢獻智慧。
優服務 提升北京吸引外資競爭力
來自特邀界別的市政協委員、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一直關注北京營商環境的發展。他發現,近年來,北京制定并實施一系列吸引外資的政策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了外國投資者對北京的信心。
為了進一步穩固并提升吸引外資方面的競爭力,陶匡淳認為,北京應進一步優化外企全生命周期服務。在外企準入階段,探索出臺北京版服務業“負面清單”,在全國范圍內引領服務業擴大開放;在準營階段,為外資企業提供明確指引,提高政策執行的確定性和穩定性;在運營階段,暢通政府與各類市場主體的溝通,建立有關外商投資信息的共享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監管協同。
在開放型經濟中,“走出去”和“引進來”同樣重要。陶匡淳建議北京依托“兩區”建設優勢,利用服貿會、京港洽談會等,解讀海外熱門產業合作方向和政策優勢,為總部在京央企及本地企業開展海外投資和貿易提供有利條件。
破內卷 優化科技創新營商環境
實現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源動力。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來自科技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由于市場供給過度等問題,在某些行業出現“內卷式”競爭,北京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制止“內卷式”競爭。
在他看來,“內卷式”競爭對科技創新企業具有很大破壞性,“科技創新需要長期投入,需要耐心資本,需要持續不斷的攻關。如果不斷產生‘內卷式’競爭,勢必會降低科技創新企業的盈利能力,阻遏科技創新的動力。”
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目的是優化市場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齊向東說:“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很重要。”
促轉型 打造京西新的經濟增長極
來自科技界別的市政協委員、門頭溝區政協副主席顧慈陽,帶來了關于推動門頭溝九龍山區域經濟發展的提案。“九龍山區域歷史積淀深厚,轄內有皇家琉璃、華北林場、京西古道、煤業遺存、永定河鐵路橋等眾多文化資源。”顧慈陽說,再加上附近成熟的商業配套,有吸納游客、服務游客的現實優勢,也具備轉型發展的巨大潛力。
在顧慈陽看來,九龍山區域可以依托三家店村、琉璃渠村和龍泉務村等文化名村品牌,提煉琉璃文化、瓷窯文化、碼頭文化、商旅文化,發展水岸經濟;還可以依托隴駕莊村民俗風情文化和傳統集市引流,將隴駕莊大集打造成嵌入傳統民俗文化項目的“京西首集”;還能依托水峪嘴村古道遺存,打造古道文化園,形成與模式口、三家店遙相呼應的文旅體驗打卡地,推動古道經濟發展。
顧慈陽認為,這一區域也適合發展科技文化創新園區。“九龍山區域曾經是本市煤礦工業、防洪設施的典型代表,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鏈上和輝煌時期的首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隨著文化升級和科技賦能,這片區域可以促進京西地區轉型發展,打造京西新的經濟增長極。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