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要聞
北京市政協共建立委員工作室48個,去年開展活動近200次
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將于1月13日上午開幕。記者1月11日獲悉,目前,市政協共建立委員工作室48個,去年開展活動近200次,三級政協委員1100余人次參加活動,聯系界別群眾7800余人次。
目前,市政協共建立委員工作室48個,其中界別型19個、區域型10個、行業領域型10個、專題型8個、網上委員工作室1個。去年,委員工作室開展活動近200次。據不完全統計,依托委員工作室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傾聽民聲民意,形成提案11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65篇,在議政會、專題協商會等會議上發言54次,促進了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助力中心工作、回應群眾關切和助推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各專委會在指導委員工作室建設運行過程中,堅持與黨政中心工作同頻,向政協重點任務聚焦,圍繞協商議題、民主監督等小切口,發揮委員工作室平臺支撐作用,使其成為各專委會工作力量的有效補充。如社法委聚焦“提高養老服務針對性,破解高齡及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養老難題”這一重點協商議題,依托“回天地區”委員工作室走訪6家養老機構,發放1099份調查問卷,在專題協商會上建言獻策,以做好“老老人”的“關鍵小事”助力增進民生福祉。
各專委會根據委員工作室所聯系界別群眾的特點,因地制宜開展針對性強的活動,深化聯系和服務界別群眾效能。農業農村委所聯系的“三農”領域委員工作室,堅持走進田間地頭送咨詢、送技術、送溫暖,爭取385萬元資金助力災后重建,以“零距離”服務群眾1000余人次。
各專委會在開展委員工作室活動時,既廣聽民意、匯集眾智,又注重將界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轉化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助推黨委政府科學決策。人資環建委通過逐一走訪加強與委員工作室的聯系,指導城市更新委員工作室深入街道、社區、場館等開展走訪調研,“面對面”聯系群眾、聽取意見,形成5件提案和7篇社情民意信息,助力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環境。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