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實時新聞
“三生有密”尋新路——北京市密云區委書記與委員共話高質量發展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 張佳琪)“為加快密云區北京第二實驗學校建設,建議相關職能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強化頂層設計,一體推進。”
“看到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火了,我作為政協委員也想助推密云的好山好水和特色農產品‘火出圈’。”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發展的金名片,建議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強生態文明教育。”……
1月7日,在北京市密云區政協三屆四次會議分組討論現場,教育、醫療、生態環保等內容成為委員熱議的焦點,大家立足調研實際建言獻策,共同譜寫高質量發展“協奏曲”。
圖為1月7日,在政協北京市密云區第三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分組討論會后,中共北京市密云區委書記余衛國、密云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席成坡與來自教育、醫藥衛生、文化藝術體育界的委員們親切交談,共話發展。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齊波 攝
2024年,密云區堅持生態優先、保水富民、綠色發展,加快打造“兩山”理論樣板區,密云水庫保護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守護綠水青山帶來可喜變化。在溪翁莊鎮金叵羅村,有田園、有風景,城市創客們被村委會列入“11隊”,鄉村旅游發展火熱。如何進一步用心用力打造首都美麗后花園?區政協委員、北京美麗紅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艷紅開門見山,建議依托“國家生態公園”等建設為著眼點,打造高標準的生態資源發展帶和長城文化旅游帶,借助密云生態涵養區的綠色本底,將生態游憩、城鄉融合、環境教育和自然體驗等全民共享發展與產業發展共融,為文旅體農融合發展賦能。
圖為1月7日,政協北京市密云區第三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分組討論會現場。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齊波 攝
“密云文旅發展潛力十足。多年前走訪古北口鎮河西村,也就是‘百家姓村’,我深感長城腳下的村落文化底蘊厚重。”區政協委員、北京市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記者田智鋼接過話茬,表示密云境內的長城類型多樣且特色鮮明。“希望建設長城文化遺產博物館,助推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資源等傳承發展。”
綠色發展是生命健康產業勃發的支撐和引擎。當前,密云區深化構建“一條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閑發展帶、多個特色鄉鎮和特色產業”的全域發展格局,一批與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契合度高的產業正在聚集。區政協常委、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肖淵結合工作經驗,建議做好“筑巢引鳳”工作,高起點規劃懷柔科學城東區建設的市政配套;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打造有影響力的高水平生命健康行業論壇,擴大品牌效應;做好未來引領工作,圍繞首都定位,拓寬國際視野,及時借鑒外地醫藥配套產業園建設的成熟經驗。
“大健康產業將成未來藍海。”區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院長李秋艷建議,應著力提升老年醫學醫療服務能力,同時重視中醫藥產業發展,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復等方面拓展發展空間。
區政協委員、北京和諧春天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李東緊跟著發言。他表示,2024年,他提出的《關于建設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的提案》得到區政協高度重視。2024年7月,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在白河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完成并向游客開放。“密云有生態優勢,建議在中草藥種植、加工,生產高質量中藥飲片等方面,盡快制定規劃和相關扶持政策。”他進一步建議打造一批中醫藥研學基地,讓更多人了解傳統中藥炮制技術等科普知識,同時帶動當地農民增收。
區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密云實驗中學校長張德廣認為,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真正把助推生態環境保護、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融入社會生活中,是當前密云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建議完善全民終身學習,增進大眾生態文明素養。”他提出,通過自編密云市民讀本,加大對本地生態文明建設優秀案例的評選與宣傳力度,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密云區政協主席席成坡表示,“三生有密”藍圖已經繪就,廣大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建言資政,不負人民期許,為全力打造新時代首都生態文明建設金名片,奮力開創密云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持續作出政協貢獻。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