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牢記囑托·履職盡責
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
——武漢市政協牢記囑托奮力推動改革發展譜新篇
2024年3月21日,武漢市政協主席楊智圍繞“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打造新時代制造強市”課題率部分市政協委員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走進荊楚大地這片改革沃土,部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
作為中部重鎮,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武漢至深關切、至重囑托的必然要求。2024年,武漢市政協在市委領導下,聚焦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積極建言資政,更好凝聚共識,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漢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4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考察,強調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5次考察武漢。
把武漢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2024年,市政協圍繞中心大局,凝聚改革意志,建言發展舉措,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圍繞“加快武漢新城建設,打造世界光谷”“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打造新時代制造強市”主題,分別召開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提出著力打造光電子信息世界級產業集群、推動傳統支柱產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等建議。
在市委部署下,市政協圍繞推動量子科技產業發展開展系列調研,召開5次推進會,開展專項監督,協助辦好武漢量子論壇—2024,助推量子科技產業兩個研究院、兩個產業園、兩個子基金建設發展,為搶占量子科技創新制高點匯聚智慧和力量。積極聯系參與服務智能汽車鏈暨數字科技鏈企業合作洽談,多方面助推武漢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武漢處于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交會點,地處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的關樞之地。2024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召開座談會時提出,堅持對內對外開放并重、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重任千鈞奮蹄疾。2024年,市政協組織智庫專家圍繞將武漢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鏈接優勢進行專題研究,形成的研究報告得到市政府主要領導重視;組織主席會議成員以及全國、省、市三級政協委員就陽邏港建設開展調研協商,助推長江新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重點產業導入和重點工作落實。就“打造新時代內陸開放新高地”召開監督性主席會議,就“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開展界別協商,為推進高水平開放提出一系列意見建議。
2024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北時指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全面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這為武漢堅定加快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2024年,市政協創新協商形式,召開首場專家協商會議,圍繞“推動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協商建言。環境資源界以“打造氫能城市,共享綠色生活”為主題廣泛調研,召開界別協商會議。圍繞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持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探索政協民主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調,助推長江大保護成效鞏固,做法得到全國政協、省紀委監委的肯定推介。統籌開展“河湖長制和林長制落實情況”專項民主監督,助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之城。
“2025年,武漢市政協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的殷殷囑托,鼓足干勁、奮發進取,圍繞‘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謀劃,為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作出更大貢獻。”市政協主席楊智表示。
(本報記者 毛麗萍 通訊員 葉 秋)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