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區政協動態
政協委員聚力獻策,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北京朝陽實踐
1月6日,出席政協北京市朝陽區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了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報告,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強化責任擔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朝陽實踐建言獻策。
凝聚思想共識 同心同向促發展
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指出,要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中心環節,切實擔負起把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的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要深化“碧梧書院、悅讀書屋、善讀計劃”朝陽書香政協建設,以更加深入、更具實效的理論武裝,推動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進一步實現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上共同進步、行動上步調一致。
趙鵬委員認為,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站位高、內容詳實、實事求是,展現了過去一年來區政協的重點和亮點工作,充分體現了來自朝陽區各界別委員通過政治協商制度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的共識與決心。趙鵬委員建議,通過集中咨詢、答疑等形式,進一步暢通委員與各委辦局的溝通渠道,更高效地解決委員反映的同類問題,及時回應民生關切。
楊杭軍委員表示,兩個報告充分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體現擔當、凝心聚力的好報告。特別是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指出,在全市率先建立“一高校一組”“中小學一集團一組”的青少年模擬政協指導老師機制;在全市創辦“北京市朝陽區高校大學生模擬政協提案大賽”,吸引15所駐區高校的1709名大學生參與,這兩項創新舉措,非常有利于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政協、參與政協,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希望區政協能探索更多渠道、創新更多形式,推動制度自信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進廣大學生群體對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了解,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將個人理想追求自覺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吳禹辰委員和鐘光珍委員表示,提案工作報告有案例、有數據,充分總結了過去一年提案的辦理成效,讓委員看到了提案的價值和作用,進一步增強了做好提案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將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區政協組織的相關活動,聚焦經濟、民生、生態等多個領域,以實際行動履行好委員職責,為“五宜”朝陽建設建言獻策。
強化履職本領 協商議政增效能
不斷強化政協委員的履職本領是提高協商議政質量的關鍵。一年來,區政協聚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和年度重點工作,科學制定年度協商重點任務,組織動員政協委員深入調研、廣泛建言、高水平協商,全年共完成重點協商任務21項,立案辦理提案39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000余篇,組織各類履職活動480次,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以高質量履職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
谷慧敏委員表示,兩個報告全方位總結了過去一年的政協工作,方向明確、亮點突出,令人深受鼓舞。作為政協委員,要把本職工作和履職相結合,持續強化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學習就是履職、建言就是履職、聯系就是履職、交友就是履職、參與就是履職”的“五個履職”要求,與不同界別委員展開溝通交流,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將履職建言與社會治理、民生關切相結合,堅持求真務實、對癥下藥,為朝陽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更多客觀中肯、針對性及可操作性強的提案建議。
殷大發委員表示,聽了兩個報告后很受鼓舞。2024年區政協工作主題鮮明、履職高效、特色突出、成績顯著。各項工作既體現了政協組織的高站位,也體現了政協委員以高質量履職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在接下來的履職過程中,將積極參加委員報告廳、委員讀書班、專題調研等活動,切實增強學習效能,更好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能力本領,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劉野委員表示,作為政協委員,要持續增強理論學習,提升政治站位,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今后的履職中,堅持不調研不提提案的原則,把調查研究行為與工作和生活有機融為一體。要善于從小處入手,找準研究的切入點,真實反映民聲,提出更接地氣、更能落地的意見建議。
聚焦民生熱點 精準建言解難題
提出提案460件、提案辦復率100%、建議采納率94%……一年來,政協委員聚焦民生熱點,圍繞區域科技發展、城市更新、教育均衡、為老服務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為建設“五宜”朝陽出謀劃策。
王強委員建議,朝陽區應充分利用數字科技,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消費生態。加大政策創新和先行先試力度,充分發揮平臺文、旅、商、體、娛融合促消費能力,共同打造有影響力的消費IP;發展數字文娛綜合產業,圍繞朝陽特色文化品牌,通過數字化文娛產品的融入和數字化推廣渠道,建設年輕、時尚、唯美的朝陽區文化消費新領地;建立健全數字消費繁榮健康發展的保障措施,精準對接數字消費企業,完善線上數字消費行業發展服務體系,全面構建“在線化、數字化”的朝陽新消費生態。
楊建國委員十分關注朝陽教育工作,他建議,在中小學教育集團內部實施一體化管理機制,通過理念、資源、師資、課程共享,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實現更多學校教育提質增效。同時,試點并逐步推進朝陽區智慧化操場建設,以數字化賦能學校的體育教學,通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激發學生自主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每名學生的體能狀況,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與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圍繞科創載體建設,郭天光委員建議,結合區域空間釋放和科創發展規劃,推動一批國際孵化器項目落地朝陽,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科創服務矩陣;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大力引進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掌握世界領先技術、具有創業潛力的科創人才;加強科創政策創新支持,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深化科創載體品牌塑造與傳播,增進朝陽科創全球吸引力。
張菁儒委員圍繞朝陽區未來產業發展,建議朝陽區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術,加快元宇宙等新興場景推廣,以場景創新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幫扶政策、人才引進等舉措,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人才入駐朝陽;結合區域數字經濟的基礎優勢,繼續圍繞產業互聯網、數字安全、數字醫療等領域進行布局,在北京及全球數字經濟的格局中,形成更加明顯的競爭優勢。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