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協商建言
“京華議事廳”:聚焦清河交通難題,鋪就居民滿意“暢行路”
“園區內部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有限,泊位‘爭奪’嚴重,經常出現擁堵情況。”
“建議在清河交通樞紐到園區路段設立免費擺渡車,打通職工上班‘最后一公里’。”
“可以通過恢復部分道路機動車通行功能,增加居民、企業職工通行路線選擇。”
……
12月30日,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在清河街道紅橋人才會客廳舉辦“京華議事廳”活動,圍繞“協商匯智、共建助力,破解重點園區周邊交通難題”議題深入協商。
會上,園區企業、物業、群眾代表結合員工、居民出行訴求提出問題和需求,政協委員們針對交通擁堵成因、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共同為緩解重點園區早晚高峰擁堵及停車難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各相關部門就破解小米科技園、快手元中心周邊交通擁堵、停車難問題,結合政策解讀逐一做出回應,充分協商交流,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由于園區內人流量大,通勤交通需求量大,公共交通不便,道路接駁空間有限等因素,導致在早晚高峰期時,園區周邊常常交通堵塞,還時常有部分私家車、網約車隨意停車接駁等情況。”小米集團行政部副總經理王玉蘋說道。
快手科技行政交通副總監田波表示,由于西二旗中路設置雙黃實線且沒有左拐彎的紅綠燈或虛線,員工駕駛機動車入園需要繞行1公里,非常不便。希望增加東門和東北門的人行斑馬線,以確保過街人員的安全。
那么,如何給企業搭建暢通“快車道”,鋪就讓居民滿意的“暢行路”?
海淀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副局長程小虎表示,一是將協調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公交集團對小米、快手周邊的現狀公交站點情況進行摸排、研究公交站點增設工作,方便企業員工公交出行。二是將結合周邊客流需求,繼續推進清河站東廣場開通公交接駁微循環,有針對性地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條件。三是協調公交集團加快推進鳳棲家園公交場站建設,盡快增加公交場站功能。
程小虎還表示,目前,西二旗西路有108個車位,因實際需求,計劃將道路南口靠近小米園區的部分車位取消,用于停放非機動車和摩托車,方便企業員工綠色出行。
“停車難是大城市的通病,治理停車難是一個城市精細化管理大課題。”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職工董事王秀英建議,總體按照“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以及“以靜制動”的交通綜合治理理念,機動車停車治理遵循“從嚴控制出行停車、適度滿足居住停車”的原則,重點保障居住區剛性停車需求。緩解停車難,主要采取“錯時間、擠空間”的方式,持續挖潛停車資源。
海淀區政協常委、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賈順平表示,應進一步提倡公共交通、共享單車出行。特別是共享單車作為一種綠色健康的出行方式,在更好滿足公眾出行需求的同時,能夠有效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在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構建綠色出行體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賈順平還建議,大力發展智能化預約式公交服務。“不同于傳統的固定線路、固定車站、固定運營時刻的大公交服務方式,智能化預約式公交服務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平臺,可實時響應乘客出行需求,實現公交車輛的動態路徑與停車點規劃,實現綠色直達出行服務。”
在協商交流環節,圍繞小米科技園和元中心周邊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與會人員從“交通設施影響通勤效率”“共享單車擾亂通行秩序”“早晚高峰擁堵城市道路”“向前一步治未病,解決新的交通堵塞隱患問題”四個專題逐一討論。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盧彥表示,“京華議事廳”首次走進海淀區,圍繞小米科技園、元中心周邊交通擁堵、停車難問題,想辦法、出實招,體現了政協委員為民服務的宗旨,達到了很好的協商效果。希望持續跟進問題解決,做到問題要清、辦法要清、政策要清,要加強黨建引領,充分發揮“京華議事廳”為民議事作用,與區政協現有協商品牌結合融合,推動全國、市、區政協委員協同發力,市級區級部門、基層單位聯動參與,充分發揮企業專業和智力優勢,做到貼近民生,更接地氣;發揮優勢,更具特色;各方聯動,更具合力;民主監督,更重效果,不斷提升企業和百姓的幸福指數。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