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協商花開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來>新聞動態
政協提案里的民生溫度
——赤峰市政協提案委員會“提案·看民生”視察活動側記
“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解決農村低電壓難題,讓燈光照亮美麗鄉村”……2024年,一份份有質量、有溫度的提案,展現了赤峰市政協聚焦發展謀良策、關切民生增福祉的責任與擔當。
八屆三次會議以來的提案辦理工作接近尾聲。為更直觀了解提案辦理情況,推動提案辦理成果轉化落實,赤峰市政協提案委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成立視察組,圍繞“提案·看民生”開展視察活動。
視察養老服務機構,康養托起“夕陽紅”
赤峰市政協委員唐婷婷長期關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在多次實地調研后提出:“我市的基層養老服務硬件設施難以滿足農村牧區老齡人口需要;醫養結合需求難以滿足;受一些因素影響,養老機構存在入住率偏低”等問題。為此,她提交了《關于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提案》,建議重視福利院發展,提高幸福指數;關注養老機構基礎設施設備配置;加強蘇木鄉鎮養老服務中心、嘎查村養老服務站建設......
圍繞提案辦理情況,視察組走進了赤峰市社會福利院。剛走進院子就聽到陣陣笑聲,小廣場上不少老人正歡快地扭秧歌。88歲的汪大爺說:“沒來時對福利院的生活比較擔心,在這里生活一年多后覺得這里吃得好、睡得好,每天心情也好,平時還有志愿者來給我們做免費體檢、按摩、理發,現在我對福利院的想法完全改變了。”
郗晶巖老人說:“我是老政協委員了,今天見到我們的政協委員用情用心履職盡責,及時向上級反映我們的困難,我真的很高興。同時,也感謝民政局等部門對我們的關心關懷,給我們解決了好多事,現在很幸福,我們吃飯、看病都很方便!”
如今,在赤峰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積極辦理落實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構建;農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全市建成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99處,村級養老服務站871處,改造農村養老互助幸福院95處;城市“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持續建設,建成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中心30處,社區養老服務站140處,城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正向全覆蓋邁進。
視察全民運動場地,健身釋放“新活力”
2024年3月,馬海茹、苑紅飛等4位委員聯名提交《關于立足赤峰實際,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的提案》,建議相關部門因地制宜,在中心城區和各旗縣區的老舊小區、公園、廣場和空閑用地,新建或擴改建適合廣大群眾運動的全民健身場所,并向社會免費開放。赤峰市政協將其列為年度重點提案,并由市級領導領銜督辦。
赤峰市體育局等部門認真辦理提案中的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大中型體育場館18所,均向社會免費開放,市民可通過公眾號預約等方式有序入館鍛煉;全市體育場地增至11388個、全民健身網點94處、農牧民健身工程462個、城市社區和嘎查村健身點2735處,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初步構建,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數已突破40%,全民健身蔚然成風。
視察組到體育中心視察提案辦理情況時看到,位于市體育中心的星光籃球場寬闊規整,地面鋪設了塑膠,場地邊設有照明燈組,方便市民傍晚運動。趁著假期,許多學生前來運動,每個籃球架下都有學生蹦跳的身影。市民們紛紛談道:“今年新建的戶外籃球場也挺好,都是塑膠地面,運動起來很舒服。”、“以前去外地看人家有免費開放的球館,很羨慕。現在咱們這也有了,挺好!”。
赤峰市政協始終將持續提高提案辦理質量作為推動提案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抓手,通過調研視察活動不斷加大提案督辦力度,促進成果轉化,努力做到提案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在市政協的扎實推進下,一大批涉及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提案圓滿落實,讓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展現出新時代政協提案工作的新氣象、新風貌。(史航)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