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牢記囑托·履職盡責
讓“中國飯碗”裝更多“吉林糧”
——吉林省政協牢記囑托助力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3年4月,吉林省政協主席朱國賢率調研組一行在四平市認真聽取“梨樹模式”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情況。
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畜牧業大省,吉林在我國的農業版圖上十分亮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赴吉林考察,為吉林農業農村發展擘畫藍圖、指路領航。
“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殷殷囑托,催人奮進。近年來,吉林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托,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總產量穩步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
農業大省如何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始終是吉林省政協履職關注的重點議題,圍繞鹽堿地治理與改良、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央地糧儲管理水平等,省政協積極開展協商議政,推動吉林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讓“中國飯碗”裝更多“吉林糧”。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指出,“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綠色農業,推進農村三產融合。”
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堿地治理是增加耕地面積、提升地力、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吉林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的基礎性措施。2023年5月,吉林省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學者,圍繞鹽堿地治理與改良及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情況赴白城市進行實地調研,提出積極推進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堿地治理為主要內容的“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促增產行動;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地力培肥力度,切實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高標準農田穩產高產;構建鹽堿地生態治理的水利支撐體系,統籌謀劃區域水資源配置格局,為鹽堿地生態治理提供水利支撐等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精準施策提供有益參考。
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指出,“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
在吉林省政協十三屆五次常委會會議上,省政協主席朱國賢表示,要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注和科學指引轉化為助推吉林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履職實踐,進一步增強助力振興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助力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4年5至7月,吉林省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圍繞“全面提升央地糧儲管理水平,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開展視察,圍繞糧儲智能化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地方糧食儲備調控能力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深入研究推進。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隨即組織專題研究,認真推動解決問題。
積極組織召開“推進農產品深加工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專題協商座談會、“全力打造可持續‘黑土糧倉·吉林’”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助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推動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
2024年10月至12月,省政協領導又多次率調研組赴吉林、白城等市圍繞助力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開展調研,提出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三產融合,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產能,著力打造農業及農產品加工萬億級產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莫道農家無寶玉,沃野千里皆是金。如今的松嫩大地,一片片鹽堿地改換新顏,一個個產糧大縣競相爭先,吉林正矢志不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堅定不移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本報記者 高峰)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