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聚焦
織密“保障網” 鋪就幸福路
——2024年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仡欉^去一年,一系列順民意、暖民心的舉措,交出了一張有溫度、見實效的民生答卷。
這張答卷上,政協委員們凝心聚力,以對“小事”的關注,描繪出保障民生的大圖景,下筆之處有力度,更顯溫度。這一年,委員們瞄準利民之事,履職盡責,助力一項項暖心之舉“滿格推進”、一件件民生實事浸潤人心,更多的百姓期待正在轉化為可感可及的幸福。
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以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成果將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全國政協委員孫達:
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024年以來,民政部發布《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認定和動態監測工作的通知》《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辦法》,聯合財政部印發《全國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工作方案》,將更多有潛在困難或風險的低收入人口納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強化分層管理、動態監測,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各地利用‘大數據比對﹢鐵腳板摸排’,逐步形成‘一戶(人)一條救助鏈’?!比珖f委員、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孫達在調研中發現,過去一年間,除了傳統的低保、特困人員,救助服務還拓展到低保邊緣群體、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等。
目前,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歸集監測對象8015萬人。截至2024年10月底,民政部門累計實施臨時救助603.3萬人次,在全國69個地區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探索“物質﹢服務”的綜合救助模式。
“社會救助對象由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等,逐步向所有低收入人口乃至更多遇困群眾拓展;社會救助內容不再局限于提供物質幫助,而是全鏈條救助幫扶?!睂O達表示,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我國社會救助體系正由兜底性制度向基礎性制度延伸發展,有效保障了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記者日前從民政部獲悉,2025年將持續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制定低收入人口認定辦法、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工作。
“新的一年,要從群眾多元需求出發,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改革創新進一步推動社會救助體系健全發展,努力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促進新時代社會救助事業再上新臺階?!睂O達說。
全國政協委員朱列玉:
共同守護孤困兒童健康成長
2024年,民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殘疾孤兒回歸家庭的通知》,進一步作出部署要求,幫助更多殘疾孤兒通過收養回歸家庭。
“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是尤其需要政策保障和社會關注的群體?!比珖f委員、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告訴記者,他注意到,過去一年來,廣東各級民政部門切實加強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難兒童群體的關愛,從基本生活保障到監護、醫療、教育、康復、安置等綜合保障,全面提升了兒童福利保障水平。
政策推動下,目前我國兒童福利服務對象從孤兒、棄嬰逐步拓展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孤獨癥兒童等各類困境兒童,服務內容也從保生活、保安全逐步拓展到殘疾康復、社會融入、心理健康關愛等方面。
目前,我國有13.2萬名孤兒和42.5萬余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被納入保障范圍,按月領取基本生活費并持續提高標準。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要順應機構養育孤殘兒童數量變化和社會困境兒童需求,加強兒童福利服務機構功能建設,推進“開門辦院”為有需求的困境兒童提供服務。
“秉持兒童優先原則,不斷完善兒童福利政策制度體系,健全工作體制機制,提高服務保障水平,努力為孩子們想得更周到一點、做得更全面一點。”著眼新一年的孤殘兒童關愛工作,朱列玉期待各地兒童福利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范圍,利用機構孤殘兒童康復設施設備和專業力量,發揮兒童疾病康復和兒童養育優勢,面向社會更多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共同守護孤困兒童健康成長。
全國政協委員鄧琳:
社保服務融入百姓生活
2024年,貫徹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有關要求,相關部門將政務服務、旅游觀光、惠民惠農財政補貼發放等更多民生服務濃縮至社會保障卡,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線上線下融合的“一卡通”應用。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貿促會會長鄧琳發現,群眾申領電子社??ê?,原本需要到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排隊的一系列事項,如今在手機上就能輕松辦理。
縱向來看,進一步完善全國社??ǚ掌脚_和“一卡通”服務專區,并與省級平臺聯動建設,可形成上下貫通的全國“一卡通”架構體系;橫向來看,開放“一卡通”平臺基礎能力,推進跨平臺共享服務資源,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可為相關部門提供數據共享和比對服務。
“可以說,更新至3.0版本的電子社???,讓人們在信息化發展中擁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编嚵照J為,社保卡在就業、社保、政務服務等方面“多點開花”,不僅是越來越多人參保的見證,還標志著社保服務正在融入百姓生活,并且向著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方向邁進。
2024年12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推行,成為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
依托電子社保卡,人社部搭建了“個人養老金全鏈條服務體系”。參與者通過電子社??ˋpp、電子社保卡微信小程序、電子社??ㄖЦ秾毿〕绦虻惹赖卿浐?,可以辦理賬戶開立、資金繳費、產品購買等業務。
“讓社??āㄓ谩儭糜谩浞职l揮便民、利民、惠民作用?!编嚵毡硎?,“一卡通”的創新實踐,是民生服務創新的有益探索,更為社會治理效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生動詮釋了“服務民生、便捷生活”的理念。
全國政協委員劉林:
“組合拳”促就業
2024年暮春時節,35家社會組織走進中央民族大學,面向高校畢業生廣發“英雄帖”。
炎炎夏日,南京市人社部門大力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提升行動,幫助大學生提升就業能力、積極實現就業。
秋季新學期伊始,遼寧大學積極推進“招培就聯動,校地企協同”促就業行動,面向省內五市人社系統、省內外186家用人單位積極推介畢業生就業。
2024年12月底,為期一個月的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專項行動中,各地各部門通過大規模線上招聘、人力資源服務進校園等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高校畢業生就業,關乎國計,承載民生?!比珖f委員、北京城市學院院長劉林注意到,過去一年來,各地各部門打出政策措施“組合拳”,創新就業服務形式,教育系統不斷將就業服務關口前移,指導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和服務體系建設行動”,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其中,北京、貴州、河南等多地出臺促就業相關政策,在延續實施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發揮政策性崗位促就業作用等方面,助力畢業生就業創業。上海、山東、廣東、江蘇等地的團委、住建等部門持續推出“青年驛站”和“人才房”,為異地求職學生提供住宿。
與此同時,2024年1月至9月,全國共發放各類就業補貼802億元。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明確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總體要求和重要舉措。
“穩住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就業群體,也就穩住了就業基本盤?!眲⒘直硎?,聚焦高校畢業生以及脫貧人口、大齡、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實際需求,以高質量充分就業托穩民生幸福,將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堅實基礎,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動能,有力保障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站在新一年的起點上,劉林期待就業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全國政協委員魯曉明:
退休“漸進式” 保障正當時
2024年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并對外發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這次改革時,明確要求“按照自愿、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
根據決定,從2025年1月1日起,我國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周歲延遲到63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周歲、55周歲,分別延遲到55周歲、58周歲。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對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魯曉明看來,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增加了社會勞動力的有效供給和有效利用,這不僅是對個人生命力的延伸,也是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項必要調整。
除了延遲退休,從2030年起,基本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將從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增加六個月。未滿最低繳費年限的人員,依然可以通過延長繳費時間或者一次性補繳來達到領取養老金的標準。
“這意味著養老保障體系將逐步趨向完善,也讓每個人在為未來儲蓄時有了更多選擇?!濒敃悦鞅硎荆S著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改革落地實施,用人單位需要更加關注大齡員工的就業情況,并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和保障措施。
“要強化大齡勞動者就業崗位開發,尤其在靈活就業和新興職業領域,要加強對大齡勞動者的就業支持?!濒敃悦髡f,尤其要吃透“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16字原則,各方面配套措施密切配合、高效協同,確保延遲退休的改革穩妥有序推進。
全國政協委員甘華田:
“銀齡行動”推動實現老有所為
退休后,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快樂?2024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老年志愿者隊伍,持續推進“銀齡行動”,培育志愿服務品牌。
9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新時代“銀齡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銀齡行動”的參與主體由老年知識分子擴大到全體老年人,活動主題由援助為主擴展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培育壯大老年志愿者隊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
“在政策推動下,老年志愿服務成為我國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比珖f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認為,讓老年人從被服務對象成為服務力量,“銀齡行動”提供了更多參與社會的渠道。
以“銀齡行動”為載體,民政部推動各地拓寬服務主體、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形式,為老年人發揮作用創造利好條件。
甘華田欣喜地發現,過去一年間,北京市組建了首都“銀齡行動”志愿服務總隊,山東省建立“老干部人才庫”吸納專家型人才2.2萬名,湖北省在城鄉社區組織開展1.2萬場次老年志愿服務,云南省推進“銀齡醫師”行動計劃……
截至2024年10月,參加“銀齡行動”的老年志愿者累計700余萬人次,開展援助項目4000多個,受益群眾4億多人次。甘華田表示,新的一年,要進一步回應我國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意愿,推動“銀齡行動”拓面升級、提質增效,讓“夕陽紅”更加璀璨奪目。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