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政協力量>各區政協
社情民意“包干制” 協商議題“點單制” 民主監督“驗收制”
——天津市寶坻區政協委員工作活動站建設小記
人民政協網天津12月31日電 (通訊員 李鳳春 孫濤 于會奇 記者 張原 李寧馨)“梅老師,跟您反映個事,大白幼兒園往東緊挨著彭白支渠,但是渠邊缺了一段護欄,存在安全隱患”。梅曉霞委員將此事向委員工作站反饋,委員們與鎮村協商,很快形成解決方案——“加裝防護圍欄,教師在上下學時間節點進行疏導”。“群眾點單,委員接單,協商解單”促進問題及時解決。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活動站作為政協履職服務基層的平臺,區政協加強制度建設,“不建機構建機制”,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深度融合協同配合,推動實踐成果固化為長效機制。
2022年9月,在活動站召集人座談會上,區政協主席田志武提出“三個專(專人負責、專門場地、專項活動),四陣地(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服務黨委中心工作、密切聯系服務界別群眾、提升委員履職能力的陣地),五大員(委員爭當政策宣傳員、發展參謀員、民情聯絡員、工作監督員、矛盾調解員)”的建站目標。2023年12月,各站總結交流建站以來的創新實踐,凝練出“民意直通車”等5類協商品牌。2024年8月,活動站品牌建設推進會上,對“辦好百姓心頭一件事”履職實踐進行專題總結……
三年多來,25個活動站依托各自特點,圍繞履行政協職能,開展了學習宣講、知情明政、調研視察、協商座談、服務為民等活動300余次,參與委員16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提出意見建議1000余條,政協協商服務基層治理,活躍了政協工作,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了實打實的作用。
協商議政效能日益凸顯
助推發展是活動站中心任務。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作為寶坻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
活動站作為政協服務基層的重要平臺,選取“走出去請進來強化招商引資”“科技興農助推鄉村振興”等切合本區域實際的議題作為履職方向。以發展為底色,協商從政協機關會場延伸到鎮村、項目現場,構建起多層次、寬領域、廣參與的協商議政格局。
委員主體作用充分發揮
區政協以關懷問策激發履職活力,促進委員主體作用充分發揮。
張秀霞委員懂農業、會種植、善經營,數十年如一日躬耕鄉村振興,帶動家鄉父老走上了致富路。為激勵和支持委員發揮作用,新開口鎮積極協調聯絡,助其建起鄉村振興個人工作室,現已成為農產品出鎮入城、走向京津冀市場的“大本營”。
“建好‘委員之家’,發揮主體作用,要把握好‘兩個
履職實踐生動具體碩果累累
在委員工作活動
社情民意“包干制”。將轄區村莊、企事業單位劃分成組,由委員包聯,定期走訪群眾,了解民情。建立了社情民意直通直報機制,委員們圍繞群眾普遍關心的污水管網維護、人居環境整治等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為群眾急難愁盼及時解決提供了協商式的監督力量。
協商議題“點單制”。政協委員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向工作站反饋,再反映到鎮、村,共同開展協商議事,促進形成問題解決方案。“群眾點單,委員接單,協商
民主監督“驗收制”。2024年4月,寶平街道星河灣小區,一場“現場驗收”正在回答委員“電動車上樓”之問。委員們實地查看充電車棚建設情況,“數說”進度:轄區內61個小區新安裝充電車棚805個,充電端口8309個,7個高層住宅小區電梯智能阻車系統投入使用。至此,歷經2輪協商,4次點對點推動,困擾社區多年的痼疾開始消融……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