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社會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時評 創客說 樂觀社會 畫里有話 滾動資訊

首頁>社會>聚焦

夯實“硬支撐” 共筑新夢想

——聚焦“一老一小”,人口高質量發展譜新篇

2024年12月26日 10:02  |  作者:趙瑩瑩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2.26 10版配圖2(6005619)-20241226093747

適老化扶手幫助老人自如行走

12.26 10版配圖6(6005613)-20241226093833

孩子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12.26 10版配圖5(6005616)-20241226093801

孩子們在普惠托育機構學習

12.26 10版配圖3(6005610)-20241226093824

12.26 10版配圖4(6005607)-20241226093816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寒暑交替間,2024年即將過去。

回顧這一年,養老服務、兒童發展等領域出臺了一系列務實高效的政策措施,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回首來時路,郁郁滿芳華。全國政協委員們心系事關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議題,在為國履職、為民盡責中展現時代擔當。

回望即將過去的一年,政府部門攜手社會力量,為“一老一小”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托起老人的幸福晚年,撐起少年兒童的美好明天。

站在歲末眺望新年,讓我們攜手并進,以人口高質量發展為筆,繪就一幅幅未來圖景的壯麗畫卷。

從“養老”到“享老”,描繪美好“夕陽紅”——

2024,委員眼中的“老有所依”

全國政協委員孫潔:“小改造”帶來“大便利”

“起居室墻上加裝了扶手,浴室放著防滑凳,晚上有感應小夜燈,如今我自己行動方便了,孩子們也能安心工作。”說起適老化改造,71歲的北京市民王慶魁笑如暖陽。

“這一舉措,方便老年人按照自身需求對居住環境進行高品質適老化改造,真的是‘小改造’帶來‘大便利’。”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發現,除了生活環境的適老化改造,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中,適老化家居產品同樣也是消費熱點。

2024年,國務院及發改委分別發布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和具體措施,提出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方式持續推進適老化改造工作。隨即,上海、湖北、海南等地區在國家指定8類家電產品基礎上增添了家居及適老化產品補貼。

今年7月,發改委和財政部通過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以舊換新政策。其中再次提到重點支持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購置,促進智能家居消費。

從“社區樣板房”到“居家實景圖”,從防滑地磚的鋪設到智能馬桶的安裝,從浴室扶手的增設到廚房防干燒與定時功能灶具的更新,改造后的家不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孫潔欣喜地發現,在國家補貼的帶動下,越來越多適老化產品進入家庭的同時,多地持續探索實施以“居家—樓道—小區—街區”為一體的整體性適老化改造,為老年群體營造舒適生活圈,逐步提高老年人居家養老和社區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

“受傳統觀念和經濟條件影響,我國90%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安全、舒適、便捷的家庭生活環境尤為重要。”孫潔表示,為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民政部今年還出臺了《適老環境評估導則》《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基本規范》等7項國家、行業標準,這意味著居家適老化改造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需求,而醫療機構的適老化改造和老年醫院標準化建設也顯得更加迫切。

展望新一年,孫潔建議,繼續提升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對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工作的知曉度、支持度和參與度,以“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等為抓手,推進各地各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擴大適老化改造實施范圍,提升工作成效。

全國政協委員林敏潔:讓失能老人同享幸福“夕陽紅”

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失能老年人約3500萬。照護失能老年人,是養老服務的剛需,也是當下許多人面臨的養老焦慮。

2016年6月,我國第一批長護險制度試點正式啟動,在15個城市開展長護險試點。如今,全國長護險試點工作已擴大到全國49個城市,參保人數1.8億人。

今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明確提出,“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于今年9月印發《長期護理保險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

“在失能老人長期照護體系建立過程中,長護險‘包裹著暖意’而生,可謂走出了關鍵一步。”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南京市委會副主委林敏潔說。

“目前,南京市近1.3萬名特困老年人‘應養盡養’,1.6萬多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按需入住’;所有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及失能、半失能‘五類老人’每月可享受2~48小時不等免費照護服務。”林敏潔告訴記者,南京市還將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免費培訓納入基本養老服務目錄。向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料親屬按照每年15天、每天150元標準,提供“喘息服務”,已惠及2000多戶……通過這些措施,許多老年人及其家庭得以解決基本生活照料難題。

2024年,隨著長護險制度的發展,失能失智人員對照護服務的需求經歷著從“有”到“優”的轉變。各地區各部門將失能老年人作為養老服務的重點人群,將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作為養老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不斷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推動該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2月,國家醫保局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首次明確長期照護師職業標準,為加快培養培訓大量高素質的長期護理從業人員、推動長期照護職業發展走上“快車道”打下良好基礎。

“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的現實和失能老年人不斷增多的大趨勢,要求我們在既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失能老年人照護’,加快形成共識,以‘小切口’促進解決民生‘大關切’。”林敏潔表示,期待相關部門不斷完善長護險制度,越來越多有學歷、有技術的年輕人成為照護服務行業的中堅力量,用專業與溫情讓更多失能失智老年人同享幸福“夕陽紅”。

全國政協委員丁梅:守護銀齡幸福“食”光

民以食為天,向老年人提供放心、安全的餐飲服務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說起養老助餐,早在2020年就提交過扶持規范老年助餐服務相關提案的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副秘書長丁梅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我們把老年食堂叫作‘老人家食堂’。‘老人家’,既是對老人的尊稱,也讓他們有家的感覺。”丁梅發現,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及家庭生活結構的變化,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特困、獨居等老年人“吃飯難”問題日益突出。

2024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持續推出系列政策舉措,大力支持老年助餐服務發展,讓更多老人在“家門口”吃上“暖心餐”。

其中,民政部積極穩妥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先后在四川、天津、安徽召開3次片區會議。組織實施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助餐服務項目,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可持續、可復制的老年助餐模式。協調落實中央財政新增3億元支持老年助餐服務項目,指導推動各地老年助餐服務提質增效。

今年10月,民政部等2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消費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的若干措施》,旨在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挖掘養老服務消費潛力,以更好地滿足老年人服務需求并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江蘇今年累計發放助餐點建設及運營、老年人就(送)餐等各類補貼資金超1億元;河北、安徽、江西、山東、湖南等地用于支持助餐點建設和獎補的省級財政資金投入均超過5000萬元;內蒙古自治區今年累計發放老年助餐運營補貼超2500萬元。”丁梅頗為欣喜地發現,各地紛紛將“發展老年人助餐服務”列入2024年十大民生實事之一。

從各地工作來看,北京、天津、上海等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正在形成較健全的助餐服務網絡,老年助餐服務質量和可持續性不斷提升,全國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成效明顯。同時,各地也在著力推進老年助餐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建立民政牽頭、多部門參與、屬地負責的協同監管機制,加強監督檢查。

未來的日子里,丁梅期待助餐點位從中心向邊緣分散,從城區向農村拓展,綜合考慮老年人數量、結構、需求、便利度等因素,逐步實現助餐服務全覆蓋,同時在非就餐時間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服務,提升老年生活的幸福指數。

深化“普”與“惠”,擘畫璀璨“朝暉”——

2024,委員眼中的“幼有所養”

全國政協委員張金英:生育支持政策打出“組合拳”

“生育,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幸福,也維系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是提升家庭生育意愿的必然之舉,也是釋放生育潛能、改善人口結構的必由之路。”近一年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在工作中留意到,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成為社會關切重點,生育支持政策正在打出“組合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國務院辦公廳今年10月印發《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從4個方面提出13條具體舉措,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營造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

“增強生育保險保障功能,建立生育補貼等制度,加大個人所得稅抵扣力度;加強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多方面發力,能有效降低相關成本,減輕群眾對生育、養育、教育的顧慮。”在張金英看來,若干措施的出臺,為應對當前低生育率、老齡化及家庭負擔增大的問題提供了系統化的解決方案,顯示出國家優化人口結構、支持家庭的堅定決心。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國始終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根據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作出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大決策。張金英表示,建立并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是提升家庭的生育意愿、釋放生育潛能、實現適度生育水平的重要舉措。

張金英關注到,在政策的引領下,未來如何從多維度支持年輕家庭生育與撫育、幫助年輕家庭在育兒中獲得更好的經濟教育和社會福利保障,得到了更多的社會關注。2024年,各地有關部門大力倡導積極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實施人口高質量發展宣傳教育專項行動;加強人口國情國策教育……共同營造了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

“但目前很多靈活就業人員、農村人口在生育保障這部分,與企事業單位職工相比還有一定距離。”張金英建議,進一步深化改革,讓靈活就業人群、失業人群、農村人口等也都能夠享受到相應的生育保險等政策,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以進一步提升生育意愿。

全國政協委員柳茹: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再發力”

生了孩子后誰來帶?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預算內投資35.2億元、中央財政投入15億元支持普惠托育。

自打今年北京市西城區椿樹街道開辦“小小椿芽托育園”,市民李清忙碌的生活有了“喘息”時間,并且在不久后重回職場。這家“開在家門口的托育園”,解決了家中老人身體不好、孩子無人幫忙照顧的燃眉之急。

今年6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司長楊文莊在2024年全國托育服務宣傳月啟動儀式上介紹了一組數據:我國現有近3000萬名3歲以下嬰幼兒,調查顯示,超過三成的嬰幼兒家庭有入托需求。

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看來,2024年是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之年。

今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聚焦解決年輕人“帶娃難”,提出“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用人單位辦托、社區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點等多種模式發展”。

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國務院關于推進托育服務工作情況的報告》時提出,下一步我國將努力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的目標。

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首個國家層面托育服務價格政策文件出臺。

“一系列國家頂層設計,為解鎖年輕人‘帶娃難’給出更加明確的解題思路和可操作路徑。”柳茹調研發現,一年來,包含社區嵌入式托育、用人單位辦托、家庭托育點、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幼兒園托班等多種模式在全國各地探索實踐,可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對于家長來說,孩子在幼兒園托班能夠順利過渡到幼兒園小班,減少了入園焦慮的同時,也享受到了連貫的教育服務。”柳茹告訴記者,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截至今年7月,全國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已近10萬家,托位約480萬個,每千人口托位數3.36個,正逐步接近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數4.5個的目標。

這組數據清晰地表明,普惠托育的供給能力正在不斷提升,托育服務的覆蓋范圍也在逐步擴大。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托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為托育行業輸送專業的師資力量。

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要求計算,到2025年,托位數要達到約600萬個。“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延伸提供托育服務,是托育市場與幼兒園市場的共同需求,也是優化調整資源布局,推動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舉措。”柳茹說。

全國政協委員賀丹:兒童早期發展進一步獲重視

今年12月4日,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主編的《兒童藍皮書:中國0~3歲兒童發展報告(2024)》在京發布。這是我國首部針對0~3歲兒童發展的研究報告。

“藍皮書”顯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早期發展進入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國家戰略,2025年實現千人口4.5個托位首次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標志著我國兒童早期發展事業步入普惠發展的新階段。

“我們需要意識到,0~3歲是孩子一生中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也是培養安全感的時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在調研中發現,解決兒童照顧和教育的問題,是緩解生育壓力的關鍵一環。讓她欣慰的是,我國兒童早期發展正在越來越獲得關注與重視。

記者梳理發現,一年來,我國0~3歲兒童發展工作成效顯著,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初步建立,相關社會力量也在這一領域紛紛發力,諸如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慧育中國”、全國婦聯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在開端”、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養育未來”等,通過項目干預,兒童照養人的養育知識和技能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兒童照養人開始關注兒童營養狀況,兒童家庭養育環境得到改善,也將對當地教育及社會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在嬰幼兒早期發育方面,城市里往往過度育兒,而農村則缺乏正確的育兒理念和經驗。因此,在農村地區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續的普惠兒童發展服務的具體方案,是我國建立全面覆蓋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體系的關鍵。”對于更大范圍地擴展家庭育兒指導,賀丹建議下一步能從國家層面形成制度安排,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精心的養育。

近日,2024年上海市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活動“育兒加油站”舉行。本次活動以街道指導站為中心,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和協調能力,同時,繼續推進“科學育兒進寶寶屋”模式,為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將專業養育知識和高質量的早教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采訪中,多位政協委員肯定了這一做法。

“隨著更多科學育兒理念和先進教育技術的應用,我國兒童的全面發展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前景。”賀丹表示,希望在新的一年,家庭早期嬰幼兒教育投入能夠獲得更多支持,“特別是0~3歲嬰幼兒照顧與養育方面,現在仍存在短板,期待今后有更多的財政資源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記者 趙瑩瑩)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 日本高清有码在线 | 午夜影院在线亚洲 | 日韩专码一区二区 |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