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民企
《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4)》發布
民營企業持續發揮就業“穩定器”作用
人民政協網12月25日電(記者 孫琳)12月23日-24日,全國工商聯十三屆三次執委會在廣西南寧市舉辦。其間,《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顯示,民營企業持續發揮就業“穩定器”作用,勞動用工總體保持穩定,工資支付基本面較好,各項權益保障穩步落實,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逐步完善。
《報告》依據13885家參與調研民營企業相關數據,結合國家有關部門公開信息,對2023年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民營企業在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綠色發展、促進穩定就業、投身鄉村振興、開展公益慈善、注重海外履責、規范企業治理等方面的情況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特點。
在推進科技創新方面,民營企業持續強化創新主體作用,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科技強國建設,涌現出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3年,民營企業研發投入前1000家企業研發費用1.39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民營企業占95%。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擁有有效專利66.67萬件,較上年增長9.39%。調研企業中,有創新研發投入的企業4342家,占31.3%。
在加快綠色發展方面,民營企業加快綠色發展轉型,提升節能減排能力,優化清潔能源結構。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為全球貢獻80%以上的光伏組件和70%的風電裝備。光伏設備制造企業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中民營企業約占60%。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84.2%的企業采取措施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調研企業中,有1944家企業通過國家或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390家企業獲得國家環境標志認證,465家企業通過綠色食品認證,234家企業入選國家節能產品名錄,578家企業獲得其他產品質量、能效、建筑等方面的綠色標識或認證。
在促進穩定就業方面,民營企業持續發揮就業“穩定器”作用,勞動用工總體保持穩定,工資支付基本面較好,各項權益保障穩步落實,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逐步完善。2023年,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300萬戶,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2.3%,提供90%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6%的民營企業用工總量增加,65.7%的企業用工基本穩定。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就業總人數1065.75萬,就業人數超過1萬人的企業數量244家。調研企業中,員工總數達570.3萬余人,吸納就業人數較上年增加9.5%。
在投身鄉村振興方面,民營企業踴躍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調研企業中,29.3%的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22%的企業致力開展就業幫扶,19.2%的企業參與發展特色農業,13.6%的企業助力鄉村人才培養。
在開展公益慈善方面,民營企業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和公益慈善事業,自覺擔負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基金會不斷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關注領域從傳統慈善向文化、科技等領域拓展。
在注重海外履責方面,民營企業連續五年位居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是推動共建
在規范企業治理方面,民營企業更加重視黨建工作,注重以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將黨建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并踐行ESG理念,提升治理水平。2023年,3405家A股民營上市公司中有34.1%披露了黨建活動開展情況。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有54.6%在董事會設立ESG領導機構,295家企業已明確ESG規劃。調研企業中,83.51%的企業表示已建立合規管理體系,69.29%的企業制定了合規管理制度。
會議期間還發布了《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2024)》,共有61家企業入選,其中,鄉村振興類15家,綠色發展類14家,科技創新類10家,促進就業類9家,綜合類13家。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