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主席論壇
學思想強根基促實干把黨對政協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進一步科學回答了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政協組織的重大政治任務。
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豐富內涵
深刻理解人民政協的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政治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肯定人民政協歷史功績和政治價值的基礎上,以“三個有利于”闡述了人民政協的特色優勢。這三個方面,不僅是理論上的凝練,更是在75年偉大實踐中探索出來并經過實踐的檢驗。筆者認為,體現政治優勢的中國特色更適合中國之治,蘊含中國特色的政治優勢更具有世界價值。關于“三個有利于”的重要論述,讓我們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深刻理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和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以“十個堅持”將我們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中,關于“廣泛凝聚人心和力量”的要求,進一步深化為“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更加突出了政協統戰功能。這“十個堅持”充分體現了守正創新,是我們做好政協工作的總遵循。
深刻理解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高度,深刻指出協商民主的重要性,從方向、體系、機制、載體、環境等方面,清晰擘畫出推進協商民主的路徑,對人民政協踐行協商民主寄予厚望。我們要充分認識協商民主的政治性,始終不偏離正確軌道;充分認識協商民主的人民性,協商于民、協商為民;充分認識協商民主的程序性,做到遵規有序、平等理性協商;充分認識協商民主的廣泛性,在合作包容、求同存異中最大限度地達成共識。
深刻理解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從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議政建言、凝聚共識、健全制度機制、加強委員隊伍建設五個方面,對人民政協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涵蓋了政協工作的中心環節、職能作用、自身建設等方方面面。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政協的行動指南,讓我們更加篤定人民政協“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同時要求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加實質性的作用。
積極探索在協商民主中彰顯政協優勢的發力路徑
發揮好有利于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的優勢,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黨的領導是人民政協最大的政治優勢,這一堅如磐石的初心和根本政治原則,確保人民政協在協商民主之路上行穩致遠。“人民政協為人民”是人民政協最溫暖的底色,對界別群眾的聯系優勢,使得人民政協在協商民主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有條件拓展廣泛性、完善結構性。要堅持好黨委會同政府、政協制定年度協商計劃制度,在協商中有效發揮政協各級黨組織作用,拓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受眾面、延長線,更好地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要求。
發揮好有利于促進科學決策、有效施策的優勢,助力完善協商民主體系,健全協商民主機制。實踐中,要將政協組織架構覆蓋全面、協商經驗積淀深厚、制度體系規范成熟、協商氛圍平等友善等優勢融入協商民主大局,探索活動銜接、成果互用、反饋對接等路徑,延長協商民主鏈條。
發揮好有利于把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的優勢,助力拓展協商方式和平臺,優化協商氛圍和條件。“大團結大聯合”是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的重要特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是政協履職的中心環節。要持續將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在協商中促進廣泛團結、推進多黨合作、實踐人民民主的履職成效,不斷拓展凝聚共識工作格局,弘揚真誠相待且互相尊重、暢所欲言且各抒己見、平等議事且以理服人、體諒包容且求同存異的“協商文化”,推動“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實踐更豐富、更生動,進一步彰顯人民政協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價值。
準確把握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政協工作的實踐要求
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大連市政協先后在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協黨組(擴大)會議上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并提出貫徹落實意見、研究制定出貫徹落實行動方案。市政協堅持黨組緊跟學、中心組深度學、機關專題學、區(市)縣政協聯動學等機制,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入腦入心,與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相結合,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相結合,健全覆蓋全體政協委員的理論學習體系,促進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廣大委員和界別群眾,持續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強化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全方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大連實踐。今年以來,市政協服務大連“兩先區”建設大局,聚焦“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一號提案”,圍繞科技成果轉化、海域生態保護、城鄉融合發展、產業集群建設等議題開展協商活動46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作出批示12次;聚焦“建設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標桿城市”等專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圍繞海洋執法、非遺保護、產教融合等開展協商式監督55次。下一步,將持續強化議政建言、凝聚共識工作,堅持“沒有價值不協商、沒有調研不發言、沒有新意不建議”,緊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目標任務、重要事項深入協商議政,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發揮協商式監督優勢,以專項民主監督為牽引,綜合運用提案、調研、會議、視察等監督方式,推進政協民主監督與其他監督形式相互補益,助推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強化政協自身建設,提升制度機制效能。今年以來,市政協著重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制定出臺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進一步提高建言資政質量等意見,制度供給更加完善;以學習型、團結型、務實型、創新型、廉潔型“五型”班子建設,引領委員隊伍和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全市兩級政協共建1543個“委員工作室”,重點打造20個市縣“政協委員之家”精品平臺,推動委員主體作用進一步發揮。接下來,將進一步推進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功能建設,持續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相關機制,優化重點協商方案集體審議等機制,完善協商成果轉化應用機制,出臺加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具體制度,對拓寬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渠道、服務人民辦實事作出機制性安排。進一步強化委員責任擔當,制定實施委員培訓規劃,優化委員履職考核評價體系,更好地服務委員履職盡責,切實將人民政協建設成為“委員之家、民主之家、團結之家”。
(作者系大連市政協主席)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