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要聞
澳門:風華正茂,青春正當時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如果把25當作一個年齡,那此刻澳門正是風華正茂的最好年紀。與澳門一樣活力四射的,還有25年來隨著這座城市一同成長的一批批青年人。如今,他們又將自己曾經的經歷化為經驗,幫助新一代澳門青年人筑夢未來。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這一天,對于當時正在中山醫科大學讀大五的全國政協委員、澳門青年聯合會會長羅奕龍來說,可謂意義非凡。作為宿舍里唯一的澳門人,他與內地同學一起觀看了電視直播,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歷史時刻。
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人,羅奕龍中學畢業后卻選擇到廣州的中山醫科大學讀本科。“準備升大學的前一年,我參加了一個在北京舉辦的航天夏令營。正是那次活動,讓我真切感受到了內地的發展與變化,也讓我萌生了去內地求學的想法。”羅奕龍說,彼時,很少有澳門學生選擇去內地上大學,但澳門與內地始終保有的血濃于水的親情,讓他在求學路上從未感到孤單。
2003年,從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回到澳門后,羅奕龍加入了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起因是同事想找健康促進課程的義務導師。擔任導師后,我覺得利用專業知識,在閑余時間服務社會有很大的滿足感,因此逐步參與更多青年工作,擔任項目負責人、協會負責人。直至擔任澳門青年聯合會會長、全國青聯副主席,參與青年服務的范圍更廣泛,內容更豐富,內涵更深化。”
如今,已從事青年工作20年的羅奕龍笑談自己是澳門青年的“大朋友”——從開展短期交流參訪,帶領澳門青年走進祖國,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到幫助澳門青年建立持續的交流機制,建立長期聯系;再到樂見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朋友真正扎根內地發展……多年來,通過舉辦一次次活動、提出一個個建議、幫助一位位青年,羅奕龍見證了澳門青年積極融入了國家發展大局。“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國家,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澳門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希望盡我的力量,助力青年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成長成才,書寫新時代更加精彩的‘濠江故事’。”
近年來,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不斷深入,很多澳門青年將發展方向投向內地。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羅奕龍也積極了解青年人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并將意見和建議整理成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形成提案,幫助他們解決相關難題。“未來,我們也希望進一步對接澳門和內地的需求,為有志于到內地發展的澳門青年提供更多實實在在的服務便利,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和羅奕龍一樣,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科技大學校董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季敏,也是在20多歲的年紀,就參與了澳門科技大學的創建與發展,也見證了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的滄桑巨變。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時,人才奇缺。以第十一至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廖澤云博士為主的一批澳門社會賢達決心創辦一所大學,為澳門和祖國培育優秀人才。當時我十分認同廖澤云博士的理念,便加入了創校團隊。我當時20多歲,年紀最輕,便自告奮勇擔負起監督校園工程進展的工作。”如今回想起25年前創校之初的那段日子,陳季敏依然記憶猶新。“每天一有時間,我就往校園工地上跑,有時甚至頂風冒雨、滿腳泥濘也毫不在乎,協調施工隊伍解決一個個難題。僅僅幾個月后的2001年10月1日,學生們就住進了自己的‘新家’。”
建校以來,澳門科技大學始終將培養“愛國愛澳”的優秀人才作為辦學宗旨。“澳門科技大學是澳門的所有大學中第一所將憲法、澳門基本法納入通識教育課程的大學,也是第一所舉行升國旗儀式的大學。”陳季敏自豪地說,學校創造了各種條件,讓學生成長為有家國情懷、有社會擔當、有競爭能力的“一國兩制”事業接班人,推進“一國兩制”事業薪火相傳。
“如今,隨著澳門和內地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學校也非常重視幫助青年學生努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陳季敏介紹,為了鼓勵澳門青年到內地發展,學校組織澳門學生到內地交流、訪學、考察、實習。同時,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集科學研究、產業孵化、人才聚集于一體的綜合性、國際化產學研示范基地——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目前,學校在橫琴設有20個創新工程領域科學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展面向產業應用的前沿科技創新和重點領域科研成果轉化,吸引了部分澳門青年參與。此外,我們還建有多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吸引有志向的澳門青年投身科技事業,成為澳門融入國家科技發展大局的主體力量,為祖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貢獻才智。”
站在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新起點上,羅奕龍和陳季敏都對澳門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這一代人,正是因為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契機,擁有了施展才能、發揮才智的廣闊舞臺。”展望未來,澳門一定會在“一國兩制”下繼續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而澳門青年也要將個人追求與澳門發展、國家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將個人的理想融入社會整體發展與國家民族大業之中,推動澳門走向新的輝煌。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