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鏡”中看澳門·委員訪談
全國政協常委何潤生:推動青年群體主動為國家和澳門發展進步多做貢獻
“澳門回歸祖國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標志著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全國政協常委、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何潤生表示。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自此,澳門翻開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歷史新頁。
“那一天,舉國歡騰。我至今還收藏著當年報道澳門回歸日升旗儀式的刊物。刊物上的照片記錄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職工站在當時全澳門最高的地標性大廈前,參加回歸后第一次升旗儀式的場景。那天,我站在升旗儀式的隊伍里,心情格外激動,內心既充滿了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自豪和驕傲,也對回到祖國母親懷抱而感到喜悅和激動。”何潤生說道。
“回歸祖國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質變。作為一名親歷者,我深切感受到澳門回歸25年以來的巨大變化。”何潤生介紹,回歸前,澳門整體經濟低迷、營商環境每況愈下、社會治安非常混亂,社會各界最期盼的就是早日回歸祖國,為澳門帶來一番新氣象。
“可喜的是,25年來,澳門用事實向世界證明:‘一國兩制’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歷屆澳門特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奮發革新、積極作為,澳門經濟實現跨越發展、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保持穩定和諧、區域融合步伐加快,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和歷史性成就。”何潤生說道。
“我個人的發展,乃至每位澳門居民的生活就業,其實都與‘一國兩制’保障下的澳門發展息息相關。在我成長的年代,澳門就業選擇和發展機會不多,沒有讓青年實現宏大理想的社會基礎。”何潤生感嘆,澳門回歸祖國后,有了“一國兩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保障和中央惠澳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澳門與內地的經貿往來越發緊密,“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優勢更加凸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會越來越多,可以在更廣闊的舞臺上一展抱負。
何潤生介紹,截至今年7月,落戶橫琴的澳企總數超過6365家,澳門居民就業人數突破5000人,跨境執業人數增至1306人。“越來越多的澳人澳企在這里找到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祖國好,澳門會更好’,這是澳門居民掛在嘴邊、刻在心底的一句話。”時值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歷史時刻,何潤生也為祖國、為澳門獻上衷心的祝福:風雨兼程二十五載,感恩祖國堅強后盾。祝愿澳門能以更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奮力繪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
策劃:李木元 解艷華
記者:李楠
編輯:洪琳
審核:周佳佳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