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評論
《一夢如故》:獨特敘事聚焦AI影視創作熱點話題
當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影視劇制作各個方面,技術革新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關于AI能否代替人力的諸多討論,面對技術沖擊,我們更需要辯證看到人與新技術的不同價值所在。
近日,芒果TV大芒劇場熱播的古裝愛情奇幻劇《一夢如故》就從AI技術對劇集制作的影響切入,將科技發展背景與微短劇制作相結合,捕捉現實熱點,融入當下熱議話題。對比長劇集制作,《一夢如故》發揮著微短劇“以小見大”的制作優勢,精準的主題策劃和高效的制作落地不僅為微短劇市場帶來創新敘事,也彰顯出
人類 VS AI
用個體意識改變代碼世界
劇情設置上,《一夢如故》以古今雙時空敘事,巧妙將現實與虛擬結合,通過個體力量對抗AI劇本世界的戲劇故事,呈現出新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在現實時空,青年編劇顧曉萌有著創作理想和一股韌勁兒,甲方人工智能劇本創作軟件研發者言溯則是典型理工男,當顧曉萌所創作的大女主“爽劇”被言溯所開發的AI生成劇本軟件改成了“虐戀狗血劇”,這種顛覆性修改不僅違背創作邏輯,更讓劇本主旨偏離,角色失去魅力。
努力捍衛自己作品的顧曉萌和言溯理念不合,二人一番爭吵后,意外進入到AI開發的劇本世界中。在這個時空,顧曉萌化身相府惡女千金顧一夢,言溯成為暴戾太子言君故,一心想要奪嫡的安王是幕后大反派。剛進入劇本世界,顧一夢和言君故險些按照原劇情雙雙下線。
如何改變AI構建的代碼世界在這里生存下去?意識覺醒的顧一夢努力對抗如紙片人一般的角色設定,并喚醒
以AI影
大時代與小切面
凸顯人類獨有的情感創造力
當創意與技術對壘,科技與情感碰撞,《一夢如故》以小切面聚焦大時代,在獨特的創作視角中反思當下生活:不要懼怕技術浪潮,創意才是永恒的“金手指”。
AI通過大數據內容生成劇本,雖然效率高,但在創意來源與深度、人物塑造、情節構建與故事邏輯等方面,AI劇本都不能取代傳統編劇的創造力。制片人上官維和介紹,在創作《一夢如故》故事的時候,就將AI創作與人類情感進行對比,例如編劇的創意來源于個人的生活經歷、觀察、想象力、情感以及對各種文化藝術作品的理解,能夠挖掘出深刻、細膩且具有獨特人文視角的故事。而AI通過算法識別文本中的模式、情節結構、人物類型等信息,繼而根據預設規則和指令組合元素來生成劇本,很難真正理解故事主題內涵,人物設定往往模式化、情節公式化,缺乏深度創意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無法擁有人類的審美與價值判斷。
基于現實思考,《一夢如故》的故事架構就體現著對于AI技術的反思性。在劇本世界闖關過程中,意識覺醒的言溯意識到AI生成劇本的種種局限,開始反省過于標簽化的人設問題,例如端帝過于冷漠,并不關心子女,由此直接導致太子和安王之間肆無忌憚的爭奪,這種一味造成矛盾沖突的人設生成忽視了人性本身的良善與溫暖,失去了影視作品本身的溫度。
同時,言溯更坦言冷面太子這個角色以及整個軟件的開發有著自我潛意識的投射。原來,在現實世界,言溯的父親也是一名程序員,他告訴言溯情感是這個世界最沒用的東西,久而久之,言溯就將自己潛意識里被抑制的情感植入到AI軟件中,讓AI生成的劇本顯得毫無情感可言。
回到現實時空,團隊最終采用了顧曉萌此前的劇本正式開機,劇集也進一步詮釋出具有創造力的情感是人類區別于動物、數字、機器的獨有天賦。正如執行制片人萬子菱分享,“男女主角宿命的開端既是對自我價值觀的堅持,也是對職業命運的叩問,兩個獨立靈魂的碰撞而引發的宿命奇遇,正是這個故事最大的看點。”
文化+科技
以匠心制作拓寬微短劇賽道內容想象
在橫屏微短劇的創作中,《一夢如故》對于影像品質的追求也獨具匠心。古代時空中,古色古香的場景布置氛圍感十足,角色的服裝配飾頗有質感,當變化的影調和光線制造情緒,唯美柔和的日戲氛圍與浪漫朦朧的夜戲環境就為觀眾帶來了沉浸式體驗。
劇中,在顧一夢和言君故攜手對抗安王之際,言君故還用“皮影戲”這一古老的戲劇形式來還原顧曉萌所寫的劇本場景:“大端朝丞相之女顧一夢,麒麟之女,得之可得天下。奪嫡二王爭而娶之,誰也不知顧心中抱負,整頓朝綱,女子亦可不靠婚嫁,我顧一夢也想成就一番大業。”角色身上的理想主義和打破困境的決心頗具感染力,也只有這樣的鮮活角色才能打動人心,將真情實感真正注入到故事的起承轉合之中。
對于內容創作者來說,創新與情感是最強大的生命力,好的劇本是靈魂的對話,也是情感的共鳴。劇中,回到現實的言溯決定改變方向,優化AI軟件,力圖讓人工智能更好地成為為編劇服務的文字管家。
如今,微短劇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從“野蠻生長”階段加速進入到“全面提質期”。為了讓世界觀架構、人物設置更加新穎,在“科技+文化”的創作思路下,《一夢如故》有著對現實議題的探討,也以戲劇化故事呼應人們對于新技術的好奇心。此前,在2024視聽中國馬欄山微短劇之夜活動中,《?夢如故》發布的科技
對于劇集的制作探索,網友分享“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這樣的作品,鼓勵更多的女性追尋夢想,勇敢地在人生的舞臺上發光發熱。”播出期間,《一夢如故》官微還在微博圍繞“你認為AI劇本能否代替編劇?”話題發起投票活動,聯動現實,《一夢如故》對于社會話題的映照和反思還將繼續釋放影響力。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