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休閑>聚焦
旅游城市如何實現從“網紅”到“長紅”?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
韓冷 攝
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建設旅游強國”“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旅游發展步入快車道,形成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亦成為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地。我國旅游業從小到大、由弱漸強,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旅游發展之路。那么我國旅游業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本期民生·民意關注旅游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
——編者
近日,隨著北方多地迎來降雪,冬季旅游市場逐漸升溫,地方“文旅大戰”也漸趨激烈。
今年新雪季,被迷你劇《我的阿勒泰》帶火的新疆阿勒泰地區各大滑雪度假區聘請了一批來自加拿大、法國等國家的“洋教練”,引進國際化標準滑雪教學體系,為阿勒泰冰雪運動、冰雪旅游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作為去年冰雪季“頂流”的黑龍江哈爾濱,將冰雪大世界的面積從去年的81萬平方米擴展到100萬平方米,冰雪大滑梯數量將從16條增加到24條,并增加10條雪圈滑道,用更充足的游玩設施提升游客體驗。
……
據同程旅行發布的《2024冬季旅游趨勢報告》,今年冬季旅行的熱門目的地主要分為五個類型:冰雪、溫泉、康養、博物館和親子旅游。其中,冰雪游以哈爾濱、北京、長白山、阿勒泰、張家口較為熱門,另外,延邊、烏魯木齊、齊齊哈爾、阿壩等是熱度上升較快的冰雪游“黑馬”目的地。而《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超過3.85億人次,預計2024—2025冰雪季有望突破5億人次,冰雪休閑旅游總收入有望超過7000億元。
“‘近悅遠來,主客共享’實現長期發展”
記者發現,今年再度“火熱”的冬季旅游城市中,不乏近年來新晉的“網紅”城市,如何實現從“網紅”到“長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旅游需要“網紅”,但“網紅”絕不是旅游的全部。任何時候,平等、善意、真誠、溫暖、品質都是一個旅游城市發展的關鍵所在。
“無論是老牌‘網紅’城市,還是新晉‘網紅’城市,都要注意長期主義,要有耐心,要可持續,要把一個城市的旅游發展跟游客的消費需求匹配起來、契合起來。消費是理解旅游經濟的一把鑰匙,只有把游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理解旅游經濟運行的規律,在研究本地有什么資源之前,要先研究市場有什么需求。”戴斌表示。
“旅游城市的長期發展路徑,還要根據城市規模來區分。”戴斌舉例,大中型城市旅游更多要看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等,通過本地居民的美好生活吸引外來游客到訪。而一年旅客吞吐量不足200萬人次的小機場城市,從目前情況來看,還要進一步在酒店住宿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發揮旅游部門、機構的作用,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住、不想走”。
“總的來說,世界范圍內的老牌旅游城市或者優秀旅游城市都有一個共性——本地的公共服務必須完善。”戴斌認為,旅游公共服務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公共服務中的旅游,從國家政策層面來說,通過調節節假日供給、完善公共基礎設施,以及下調重點景區門票等方式,讓更多城鄉居民加入到旅游中來,是一種普惠旅游的概念;另一類是旅游中的公共服務,包括廣大游客對于信息的獲得、安全的保障、交通出行保障等內容。
“旅游公共服務總的原則是‘近悅遠來,主客共享’。能吸引游客到訪的一定是高品質生活,要把本地群眾的生活體驗放在第一位,讓文旅發展帶動的公共服務、營商環境、人文關懷等紅利持久廣泛地惠及本地群眾,進而以本地群眾的‘口口相傳’形成傳播力和說服力,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戴斌說。
此外,戴斌提到,要把游客的需求按照ABC分類法(又稱主次因素分析法,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征,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分類,從游客看得見、摸得著、最有感觸的地方出發,將最需要解決的公共服務問題先解決掉,再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現長期發展。
“讓旅游公共服務展現人性關懷的溫度”
如何全面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優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完善旅游交通服務、強化旅游應急救援服務、加強旅游惠民便民服務、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公共服務融合發展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應對之策,強調了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務供給中的重要作用。
“這體現了新時代旅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即國家的事情國家辦,公共服務政府管。旅游公共服務的優化還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讓更多的旅游市場經營主體參與公共服務的供給和保障,讓旅游公共服務更有效率,更具有可持續性。”戴斌表示。
隨著大眾旅游進入全面發展新階段,旅游市場進一步下沉,旅游組織方面更加散客化,旅游需求趨于多樣化、個性化和品質化。戴斌認為,要加強新型旅游服務供給,鼓勵各地建設一批服務于旅游區(點)的旅游停車場、加大生態停車場和立體停車場建設力度,增加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建設等。增開重要區(點)直通車和旅游公交專線,在旅游景點增設公交站點,緩解旅游景區(點)交通壓力。博物館推出延時服務,優化門票預約機制,實行彈性錯峰預約,動態調整門票預約數額。加強適應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嬰、殘疾人等群體需求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造,旅游廁所電子地圖標注等措施,讓獨具特色的我國旅游公共服務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人性關懷的溫度。
戴斌還建議,要助力打造高質量旅游目的地,加強游客滿意度調查和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建設。同時,培育更多“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進而吸引外國人和港澳臺同胞、海外華僑游客到訪。鼓勵重點旅游城市面向入境游客提供外文版線上信息咨詢服務,推動入境游客較多的景區開發多語種預約界面,將護照納入有效預約證件,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務窗口。在簽證便利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入境游客快速通關、住宿登記、交通出行、消費支付、景點預約等旅游服務的便利化。
戴斌表示,還要統籌資源保護與旅游開發,構建“空間復合利用、土地綜合開發、設施共建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務一體化體系,嚴守旅游公共服務安全底線,為游客提供現代化的旅游公共服務。(記者 楊 嵐)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