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群眾的“愿望清單”就是政協的“履職清單” ——重慶市政協務實推進“四下基層”“服務為民”活動
“要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近日,重慶市政協主席程麗華在云陽縣接待來訪群眾時如是說。
今年以來,重慶市政協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積極深入開展“四下基層”“服務為民”活動,聚焦讓企業、群眾、基層有更多獲得感,工作取得實效。
這是一場舉全市政協之力齊心推進的履職為民實踐——
市政協領導班子帶頭開展宣傳宣講、改進調查研究、助解民生難題,以接待委員、接待來訪群眾、聯系界別、聯系指導區縣政協、聯系重點民營企業5項工作為載體,結合推進年度履職工作,深入開展服務為民活動;
市政協各專委會、各區縣政協依托渝事好商量、委員工作室“兩大平臺”,把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參與鄉村振興、促進重點人群就業、普及科學知識、支持教育強市建設、服務公共文化建設和群眾體育發展、參與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服務社區群眾、服務困難群體、法律普及和咨詢服務等11項工作作為主要內容,引導和組織全市政協委員廣泛聯系界別群眾、積極履職服務為民。
民之所盼就是履職所向。
“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我市養老服務行業”……11月20日,市政協召開“全市重點民生實事工作”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圍繞推動辦成辦好民生實事獻計獻策,收集了110位政協委員126條對2025年重點民生工作的建議。
在市政協今年的重點履職活動表中,像這樣聚焦民生關切的協商、通報、視察、調研主題占據了大量篇幅:“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聚焦強村富民,以改革賦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構建保護體系,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秉承為增進民生福祉貢獻政協力量,委員們精準建言,所提的許多意見建議被有關部門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政策舉措。
“身入”“心入”基層,才能切實辦好為民利民實事。
“要當好‘宣傳員’,深入界別群眾,把中央及市委的好政策、好舉措宣傳下去;當好‘調研員’,深入一線,把基層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以開展‘四下基層’‘服務為民’工作的實際成效,廣泛凝聚奮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力量。”程麗華如是強調。
6月12日,程麗華赴綦江區調研并接訪。她先后走進重慶旗能電鋁有限公司、重慶友利森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實地察看企業生產運行、安全監管等情況,同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在接訪現場,她耐心聽取群眾關于社區安置房排危整治、公園路燈修復等問題的意見和訴求,并與綦江區有關部門負責人研究解決方案,現場逐一給出解釋與回復。
這樣的場景,正是市政協領導率先垂范常態化開展“四下基層”“服務為民”活動的生動寫照。今年以來,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實地接訪共37批次,現場協調解決綦江區47棟單體居民樓排危整治、巫溪縣320戶房屋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武隆區2000余戶居民生活用水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32個,切實做到了發現問題在一線、化解矛盾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
如何進一步搭好工作平臺,推動服務為民更加規范有效?
面對這道民生“考題”,市政協著眼健全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機制,迭代升級“渝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和“委員工作室”服務平臺,推動38個區縣全覆蓋,已形成“‘涪’務面對面”“‘碚’有幸福感”“請你建‘梁’言”等地方特色子品牌27個,構建起了委員作用有效發揮、系統上下聯動密切、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服務為民”平臺矩陣。
群眾的“愿望清單”就是政協的“履職清單”。翻開全市政協組織交出的一份份“答卷”,“民生”成為最閃亮的字眼——
市政協社法委深耕“法潤巴渝”委員行動品牌,開展走進無聲世界、走進校園“攜手相伴·共護未來”、走進鄉村“委員趕場幫你忙”等系列活動30余場次,用法律服務惠及群眾近8000人;
九龍坡區政協以“渝事好商量·九龍政協來幫忙”協商平臺為載體,全力提升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實效,年均撰寫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從400余件增長到700余件,助推解決民生問題和企業發展難題321個;
渝北區政協強化平臺支撐,將委員工作室與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和“渝事好商量”協商平臺有機融合,延伸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工作臂膀,2024年直接服務界別群眾近千人次;
綦江區政協搭建十大履職平臺、“一會三室”協商平臺、“院壩會”活動平臺,創新向基層延伸的載體,助推解決體育公園建設、配水管網改造等民生實事38項,惠及群眾12萬余人次;
石柱縣政協“益起奔跑”委員工作室聚焦低收入群體“一戶一策”精準幫扶增收開展協商,通過提供崗位、購買農特產品等措施實現97戶村民戶均增收3300元……
據了解,截至11月10日,全市政協委員共開展履職“服務為民”活動810余次,“兩大平臺”累計開展基層協商議事活動5116場次,助推解決民生問題5700余個,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500余條,服務群眾需求2200余次。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