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理論
發揮政協之能 匯聚協商之力 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新篇章貢獻智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人民政協的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政治優勢,對不斷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提出5個方面明確要求,為全面發展協商民主提供了根本遵循。成都市政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協商民主建設,把協商民主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各方面。
以黨的領導為根本,堅定協商民主正確方向。著眼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把完整、準確、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深刻把握“十個堅持”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行委員培訓“第一堂課”機制,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常委會會議、政協講堂、專題讀書班等學習形式,引導廣大委員和機關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著眼把穩政協事業前進方向,嚴格落實請示匯報制度,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及時向黨委請示、匯報,年度重點協商、調研、監督議題計劃報市委審定,重要協商議政活動邀請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參加,重點協商履職成果報市委參考,確保始終在市委領導下主動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著眼發揮政協黨組領導作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政協黨的建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專委會黨的建設,抓好“兩支隊伍”建設,扎實開展政治生態分析、政治談話,持續推進政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
以協同聯動為紐帶,形成各方共商強大合力。在以全體會議協商為龍頭,以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為重點,以提案辦理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為常態的協商議政體系基礎上,著眼成都定位和發展實際,積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協商模式。注重與重慶市政協互動,主動融入川渝省市政協聯席會議,參與“推進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等聯合協商會議,就成渝雙核聯動聯建等提出建議;與重慶市政協建立聯動機制,簽訂聯合履職合作協議,圍繞強化雙核聯動、提升雙核能級協商建言。注重與德陽、眉山、資陽三市政協聯合,推動制定四市政協協同助推成都都市圈建設的實施意見,定期舉辦四市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秘書長工作會議等,先后聚焦協同建立農產品安全供給體系、應急聯動同城化發展、促進成德眉資文旅一體化發展等聯合調研協商30余次,“關于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的研究”調研成果獲評四川省第十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為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決策參考。注重與基層協商協同配合,指導區(市)縣政協結合屬地實際情況和地方特色搭建“有事來協商”平臺693個,就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農村飲水安全等民生“關鍵小事”協商建言,促進政協協商服務基層治理。
以健全機制為支撐,發揮協商民主制度優勢。著力提高協商針對性,建立“1+3”選題機制,采取黨政交題和專委會選題、委員薦題、參加單位征題相結合的方式,精心篩選形成年度政協協商議題建議,把“黨政所需、發展所要、群眾所盼、政協所能”的理念和原則具體化,做到有的放矢。著力提高協商廣泛性,在履職活動中探索建立“四個優先”機制,在制定協商計劃時優先征集黨派意見,大會發言優先安排界別代表,提交提案、報送社情民意信息優先考慮黨派建議,協商活動、走訪調研優先吸納相關界別的委員,把協商履職的過程轉化為發揚民主、凝聚共識的過程。著力提高建言專業性,建立“內腦+外腦”協作建言機制,把區(市)縣政協主席和代表性強的委員吸納為專委會兼職副主任;組建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首批聘任27名專家學者,形成政協智力與專家人才聯手、“內腦”與“外腦”合作的議政建言格局。
以務實有效為導向,拓展政協協商平臺渠道。打造信息化協商平臺,建立委員線上移動履職門戶平臺,建成知情明政精準推送系統,實現委員履職業務全部移動端辦理,先后組織開展遠程協商、網絡議政30余次,推動協商過程更加便捷。打造多元化協商品牌,探索在全體會議期間開展界別協商,創新推出“委員·局長面對面”現場咨詢交流活動,常態化開展“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專項行動、“我為高質量發展獻一策”活動,結合各專委會職責探索建立“提案蓉商量”“廣記天府·文潤成都”“關注龍門山、龍泉山森林·生態活動”等協商品牌,推動協商內容更具特色。打造常態化協商模式,將協商民主融入政協履職各方面全過程,推動協商成果更富實效。比如,去年針對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監督式協商,走訪28家行業商協會,面向1800余家企業開展問卷調查,提出的實施“一業一冊”告知制度等建議納入成都市營商環境6.0版政策。今年,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專項調研協商,主席會議成員牽頭走訪63家行業龍頭企業,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在調研走訪中現場幫助協商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問題。
以協商文化為土壤,培植理性包容協商氛圍。調動協商主體的積極性,把政協協商文化列為“書香政協”“委員讀書班”重要課程,提高政協委員協商意識和協商能力;用好政協官網、官微等媒體平臺,開辟“委員風采”“委員訪談”等專題專欄,集中宣傳優秀協商案例和委員先進事跡。提高協商文化的傳播率,深入挖掘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協商理念和實踐經驗,探索推廣政協協商進園區、進社區、進院壩,就近協商解決問題、就地傳播協商文化,廣泛倡導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引導廣大群眾在實踐中感受政協協商魅力。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加強“委員會客廳”“委員工作室”等載體建設,暢通群眾參與政協協商渠道,有序組織界別群眾參與協商活動,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營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協商氛圍。
下一步,成都市政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入學習貫徹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十個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到各項履職工作中,更好發揮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和統一戰線組織作用,切實擔負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不斷提高政協工作服務中心大局的貢獻率。
(作者張 剡系四川省成都市政協主席)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