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4年第五期
抱岳堂記
抱岳堂 孟 鳴 自署
吾幼承父教,耽于繪事,迄今未輟。吾之畫室,名曰“抱岳堂”,亦號“揖舍”“岱麓居”,位處泰山南麓。
家父素善丹青,吾幼時(shí)常見其濡墨運(yùn)筆,心遂蒙染,遂萌深戀繪畫之情,常執(zhí)管涂鴉,雖稚拙卻樂此不疲。年長,入大學(xué)美術(shù)之科,受規(guī)訓(xùn)之練,模形有范,中西之畫兼修,務(wù)臻畫藝之精善。
吾初作畫之室,僅方寸狹陋,然好畫之心熾熱不減,乃擇泰山之陽獲此佳處,遂成吾之畫室“抱岳堂”。
于“抱岳堂”內(nèi),舉目可瞻泰山之巍峨,云霧縹緲,峰巒層疊,翠影搖曳。每至晨曉,曙光乍現(xiàn),山影朦朧,似有仙蹤隱于其間;暮夕之際,余暉遍灑,山色如金,雄渾壯偉,觀之令人心醉。吾對泰山,崇仰甚矣,猶眾信之于神明,其雄峻壯闊,致吾心潮澎湃。
吾之畫室,雖無繁飾,然皆為吾珍愛。文房羅列有序,書畫輝映四壁,典冊陳置案桌。于此間,吾朝暮沉潛,浸淫于丹青之域,心無旁騖。
“抱岳”之名,蓋因心仰泰岳之峻偉,欲以畫筆納其雄渾于絹素。“揖舍”之意,寓含對自然之敬畏、對藝道之謙謹(jǐn)。吾常于此,向泰岳揖敬,感其靈秀,汲其神韻。“岱麓”之由,乃因其處泰岳南麓,可近觀泰岳之雄渾,受山川之靈氣潤澤,獲自然之啟迪,故而名之。
“抱岳堂”者,實(shí)乃吾心之所向。泰山雄偉磅礴,吾欲以畫筆攬其壯美于素縑之上。中國山水畫源遠(yuǎn)流長,意境高遠(yuǎn),吾深懷崇仰。吾于堂中,觀自然宏微,融之于墨,求畫面氣韻生動(dòng)、意境幽深。“揖舍”含吾對自然之敬畏,對藝道之謙沖。吾常揖拜泰山,感其靈秀,汲其神韻。“岱麓居”緣其位處泰岳南麓,得山川滋養(yǎng),可近觀雄渾,俯察生機(jī),于靜謐中悟自然妙趣,于清幽處汲創(chuàng)作靈感。中國畫重師法自然,吾于抱岳堂,以泰山為師,揣摩其形、勢、韻,以擢升畫藝。
吾之畫作,承古法,正本源,然有新意。筆法縱橫雄強(qiáng),水墨濃淡相間,色嫻而活,氣韻生動(dòng)。吾法異于他人,遂成個(gè)性。
于此堂中,吾常邀同好會集。品茗論畫,交流心曲,或有爭鳴,然皆為藝之進(jìn)益。每逢新作告成,諸友共賞,吾雖欣悅,亦知藝海浩渺,仍需奮勉前行。
歲月倥傯,抱岳堂已伴吾數(shù)載。吾之畫藝稍有成,然初心不易。愿爾后,吾仍能于此堂中,繪吾所見,抒吾所感,與泰山為友,與畫藝相擁,于山水畫之畛域不懈探賾。
孟 鳴
山東泰安市人。山東科技大學(xué)教授、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美術(shù)家協(xié)會理事、副秘書長、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山東水彩畫會副會長,山東畫院高級畫師。
編輯:畫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