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涉疆涉藏
“五扶臨門”援建新疆
陜西省榆林市自覺把援疆工作放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的大局中審視考量,按照“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密切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在思想、產業、教育、醫療和生活五個方面給予重點幫扶,通過“五扶臨門”
思想幫扶聚同心。開展政策理論輔導,引導新疆各族群眾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不斷增進“五個認同”。觀摩紅色基地,親身感受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砥礪前行的光輝歷程,把握各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發展歷程。舉辦國家通用語言專題培訓,學習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語言相通促進心靈相通、情感相融。通過深入的理論剖析、生動鮮活的事實事例,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是血脈相融、文化相通、經濟相依、情感相親的共同體,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華文明沃土。
產業幫扶共同富。榆林市統一戰線充分發揮在疆商會平臺作用,促成市工商聯與新疆烏魯木齊工商聯友好合作,市青年聯合會與新疆青年企業家協會結對聯盟,子洲縣與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締結友好城市,榆林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新疆五家渠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度合作,推進煤化工、石油化工、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帶動新疆各族群眾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一是做強煤化工產業。作為國家級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的榆林市,依托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和雄厚的科研實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加強與新疆準東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推動煤炭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延伸,為加快建設新疆高質量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集群,實現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貢獻智慧和力量。二是做精羊絨毛產業。錨定新疆全國最大的優質棉花產區,延長補齊盤大加固產業鏈,推動羊絨毛產業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今年9月在新疆舉辦榆林羊絨毛產業推介會,榆林羊老大、趕牲靈、鼎宏羊絨和七只羊4家企業分別與新疆棉紡企業簽訂服裝和原絨采購協議,開啟榆林與新疆乃至中亞地區深度合作、共建
教育幫扶育良才。堅持把教育援疆作為“基礎工程”“未來工程”,榆林市從三方面給予重點幫扶:一是文化潤教。赴新疆烏魯木齊開展“鑄牢”教育暨“石榴籽一家親”活動,同上一堂課、同唱一首歌、同讀一本書、同寫一封信、同舉一面旗,推動
醫療幫扶保健康。針對新疆各族群眾“就醫難”問題,榆林市充分發揮醫療、技術、人才和資金優勢,打破醫療資源時空壁壘,開展多元合作幫扶,讓新疆各族群眾充分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服務。一是“全線”布局。立足陜北、輻射西北、面向全國,榆林市政府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建成輻射西北五省一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以及山西、內蒙古各族群眾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積極參加西北五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領域戰略合作,依托榆林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加大醫療援疆力度,聚焦信息共享、區域檢驗結果互認、短缺藥品保障協同、學術人才交流等內容,創新探索跨區域中醫藥產業鏈新模式。二是“火線”抗疫。疫情期間,榆林市12名醫護專家進駐烏魯木齊3所醫療機構開展救援工作,以仁心、仁術為新疆各族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抗疫醫療隊扎實的專業技能和無私的奉獻得到當地群眾高度贊揚。榆林市星元醫院派出3名勇士逆風而行,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曲“星”得有你、疆土無恙“星”“疆”同心的抗疫之歌。三是“底線”保障。為使千家萬戶吃上物美價廉的“放心鹽”,筑牢食品安全底線,中鹽榆林與中鹽新疆還就制鹽生產工藝、裝備改造升級、物流智能管控以及智能倉儲改造等項目建立友好合作,以綠色低碳滿足邊疆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吳偉梁系陜西省榆林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