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青島
今年以來共報送130余篇涉海高質量社情民意信息
青島市政協:構建社情民意信息新格局 擦亮社情民意信息“海洋招牌”人民政協網青島11月22日電(記者 位林惠 李木元 宋寶剛 馬嘉悅 劉乙潼 袁世鼎 滿達呼 劉冠雄)“今年以來,青島市本級社情民意信息處理量4000篇以上,全國政協采用105篇,省政協采用313篇,其中3篇獲省委主要領導批示,4篇獲副省級領導批示,4篇獲市級領導批示。”11月21日,由人民政協網承辦的“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團走進山東青島,在由青島市政協組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政協研究室主任尉黎勇介紹了市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績單”。
尉黎勇表示,構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格局,重點是牢記“國之大者”,從大局中把握大事、研判大勢、跟進要事,提升政協社情民意信息的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一是圍繞發展主動謀劃。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注重從大題目、大場景中挖掘小切口事項,有針對性地聯系相關領域專家定向約稿,確保建言更精準、更有效。二是圍繞民生精準發力。針對民生領域實際問題、基層治理痛點堵點、社會熱點和輿情動態,與基層政協和“界別同心匯”工作人員先溝通探討、再調研起草,實現“選題過關再動筆”,提升選題的精準性、針對性。去年以來,通過現場座談、視頻會議等方式,參與區(市)政協和“界別同心匯”開展的選題會、主題活動17次,精準獲取民生選題。三是圍繞特色廣泛發動。依托青島海洋特色優勢,搭建專家平臺,暢通報送渠道,靈活調研方式,挖掘高質量涉海社情民意信息。今年以來,共報送《建設海洋科考母港 保障海洋調查任務》等高質量涉海社情民意信息130余篇,全國政協采用37篇,擦亮青島社情民意信息“海洋招牌”。
尉黎勇表示,構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格局,關鍵是發揮好政協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建立代表性強、結構合理、各有專長的社情民意信息員隊伍。在市級層面,市政協新聘任委員社情民意信息員63名,組織開展政協委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專題培訓3次,參與200余人次。區級層面,參與各區(市)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談會、特邀社情民意信息員聘任儀式等活動20余次,為區(市)政協委員進行專題授課,引導挖掘具有地域特點和行業優勢的社情民意信息。今年以來,四級政協委員社情民意信息報送數量同比增長41%。“同時要用好黨派工商聯隊伍。市政協加強了同各民主黨派市委會、市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聯系與合作,暢通社情民意信息反映渠道,及時聯系相關專家學者和履職骨干,有針對性進行專題約稿和專家研判。今年以來,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共報送社情民意信息1506篇,各級政協采用703篇。”
尉黎勇介紹說,市政協還特別建強了特邀社情民意信息員隊伍。遴選聘任90位特邀社情民意信息員,探索實施社情民意信息走訪搜集制度。特邀社情民意信息員隊伍報送了《高度重視近期“海水倒灌”災害》等一批急需國家關注的社情民意信息,全國政協采用率達到71%。
會上,市政協副秘書長王紅、市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張永友、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副主任徐希俊分別介紹了“琴島學社”委員讀書活動,市政協提案工作,傾聽與商量、委員直通車協商平臺建設等情況。會議由市政協副秘書長、市政協新聞發言人劉明輝主持。
來自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央廣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法治網等10余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及青島市屬重點媒體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活動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