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中國行
文化中國行丨何謂“固若金湯”?來看大同古城墻
人民政協網大同11月15日電 (記者 李敏杰)“大同古城墻的東南西北四個門,分別為和陽門、永泰門、清遠門、武定門。其中東和陽門,取自老子的《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有迎著和煦陽光之意;南永泰門,出自《易經》‘上乾下坤’的卦名,意為永遠安泰;西清遠門,出自《易經》的卦象之一‘刑罰清而民服’,意為清明廣遠;北武定門,出自《尚書·泰誓》的‘同力為武,用力安而事成’,意為武備安邊……”
站在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和陽門內街2號的大同古城墻上,大同市城墻管理處原副處長李麗仿對城墻的發展歷史、文化傳承等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拓疆擴邊以來,大同曾以兩漢要塞、北魏京華、遼金西京、明清重鎮聞名華夏,大同古城墻正是這座城市的最好見證。據了解,大同現存明代墻體長5103.7米,占原城墻總長度的70%,是明代大將軍徐達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增筑而成。
“相傳,為使城墻更加堅固,徐達號召城內外居民家家戶戶熬米湯,用米湯加上石灰、細沙土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泥漿砌筑而成,這也是大同古城墻歷經600余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李麗介紹說。
“城墻作為古代城池的標志,是重要的建筑文化遺產,它記載著不同時期的古代文明發展歷程,代表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和城市規劃的復雜性。”李麗說,城墻的存在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古代城市的防御策略,還反映了古代城市在歷史中的發展和變遷。
六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古城墻遭到破壞。為了再現古都神韻,2000年3月,大同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大同市古城保護條例》;2008年,又通過了《關于大同古城保護和修復的決定》,這些條例法規使城墻的保護修復有法可依。
2008年,大同市做出整體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決定,從舊城改造,走向古城保護,借鑒城市設計專家梁思成當年保護古城的方案,本著“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原則,“保護古城,開放新城”的理念,大同市確立了以御河為軸線,“一軸雙城,分開發展,古今兼顧,新舊兩利,傳承文脈,創造特色”的城市發展理念。
自2009年5月從東城墻開始至2016年11月西城墻合攏,歷時8年,城墻修復合攏,護城河貫通,古城風貌再現。
修復后的大同古城墻大致呈一個正方形,東西長1.8千米,南北長1.82千米,繞城墻一周7.24千米,占地面積達3.28平方千米。城墻內以四牌樓為中心,十字穿心大街,每條大街相呼應一座城門。每條大街的中心位置還各聳立一座高樓,東有太平樓,南有鼓樓,西有鐘樓,北有魁星樓,這樣的格局組成了獨特的街巷文化,依據它們所在的大街又衍生出八大巷,七十二條綿綿巷,構成了大同古城的基本里坊格局。
坐在大同古城墻上的觀光車上,城墻上的城樓、箭樓、月樓、望樓、角樓、控軍臺等軍事設施盡收眼底,城墻四門外另建有甕城,再往外一層修有月城并辟有城門,整個格局環環相扣,讓人不禁感嘆古代軍事防御體系的嚴密。
隨著《黑神話:悟空》的火爆“出圈”,山西旅游熱度翻倍增長,大同古城墻也蹭上了熱度,每日游覽人數不斷上漲。
“穿過厚達10米的城門,看到高聳入云的城墻,第一次體驗了何謂‘固若金湯’,走在城墻上,仿佛穿越回到了那個金戈鐵馬、戰火紛飛的大明王朝。”第一次到大同游玩的上海小伙孫彥博告訴記者。
“它是我國古代城防建筑的杰出代表,見證了大同城市的興衰變遷。古城墻的修復不僅可以傳承歷史文脈、留住市井氣息、讓后人記住鄉愁,還使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實至名歸。”李麗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