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本網原創
共促心腎慢病創新科普 助力全民健康素養提升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已成為提升公共健康水平的關鍵因素。在這一戰略指導下,慢病的規范治療與長期管理作為維護和促進公共健康的重要手段,正逐漸被賦予更多的關注和資源。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心內科副主任錢菊英教授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超級問診”健康科普活動上介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不僅需要醫療技術的創新,更需要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這一血脂異常的重要指標為例,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化驗單上沒有箭頭,就沒問題。但事實上,LDL-C是否達標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據患者自身的健康情況以及心血管事件危險分層,進行差異化評估。所以我們正在推動新版血脂化驗單的臨床應用,并持續將分層達標的理念,通過健康科普進一步傳遞給患者,也讓他們能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長期管理。”
在疾病的基礎知識之上,如何通過健康知識的普及,提升患者對于診斷、治療的配合程度,也是心腎等慢病臨床管理的難點。以IgA腎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腎臟科主任醫師謝靜遠教授表示,“腎臟病的有效管理不僅需要醫生的專業治療,更離不開患者對疾病有深刻的認識和良好的自我管理。這種雙向的配合將貫穿診斷、治療以及長期管理的各個環節。希望能夠通過更接地氣、更具可看性的科普,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破除認知誤區,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治療過程中,從而提升治療的有效性,并進一步改善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
諾華公司中國區心血管、腎臟及代謝治療領域兼創新患者服務負責人管宏則談道,“進博會不僅是一個展示創新產品的平臺,更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探索跨界創新合作、傳遞健康理念、擴大健康科普影響力的絕佳窗口。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在帶來創新治療方案的同時持續拓展‘朋友圈’,創新科普傳播的形式與內容,加強患者與公眾的健康素養,推動我國心腎等慢病防治的‘軟實力’提升。”(楊嵐)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