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委員聲音

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若干思考

2024年10月28日 08:09 | 作者:張風雷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的總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要義,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必由之路。自2015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必須堅持中國化方向”,至2024年7月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議》強調“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近十年來,我國宗教中國化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對宗教界的思想政治引導明顯得到加強,宗教界對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已形成基本共識,宗教中國化正在由表入里、由淺入深不斷推進。但總體來看,新時代我國宗教中國化仍處在起步階段,在思想上對于“化什么”“怎么化”“誰來化”等問題還存在不少模糊的認識,在實踐上還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內生動力不足、運動式一刀切等現象,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還不夠系統深入。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只有正確把握了“怎么看”,才能有效探索“怎么辦”。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首先要不斷深化“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思想認識,對新時代我國宗教為什么要中國化、什么是中國化、誰來中國化等問題有深刻明晰的認識。

一是要深刻認識新時代我國宗教中國化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必要性。

任何宗教的生存發展都必須同所在社會相適應,任何宗教的存在形態都與其所處的時(時代)空(地域)相關,都具有地域性、時代性特征。這是世界宗教傳播發展的普遍規律,概莫能外。宗教能否長久地、健康地傳承延續,取決于它能否適應所處時代、所處社會的發展變化。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不是黨和政府強加給宗教界的任務,而是宗教生存發展普遍規律的客觀反映,是我國各宗教自身健康傳承的內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我國宗教的優良傳統。在我國五大宗教中,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從外部傳入的,都經歷了長期的、主動的本土化,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逐步相適應。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宗教牢牢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走出了符合國情特點的中國化道路,成為了中國人自己的宗教。我國各宗教千百年來的發展歷史充分證明了中國化是我國宗教傳承發展的根本方向、總體趨勢和基本規律。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內在要求,是總結黨的宗教工作歷史經驗得出的必然結論。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我國宗教適應我國基本國情和時代根本特征的內在要求,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宗教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新中國成立后,通過民主改革,我國宗教逐步走上了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后,形成了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確立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作為宗教工作的根本目標;十八大以來,明確提出要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開辟了實現途徑。新時代我國宗教的中國化,就是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適應。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是防范化解宗教領域風險隱患的治本之策。當前我們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種背景下,有的宗教出現了一些與中國化方向相背離的傾向和苗頭,若不加以糾正扭轉,勢必會帶來重大風險隱患,嚴重危害我國社會穩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是防范化解宗教領域風險隱患的治本之策,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二是要正確把握新時代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基本內涵。對于“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還存在不少模糊的認識,如把歷史上的宗教中國化與新時代的宗教中國化混為一談,或者把“中國化”只是機械地理解為某種“結果”,沒有認識到“中國化”是一個隨著時代發展變化而動態發展的過程。所謂“中國化”,不僅僅是一個地域性的概念,更是時代性的要求。就此而言,不僅尚未完全擺脫外來宗教色彩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有深入推進中國化的問題,即使是歷史上已完成中國化的佛教和中國本土土生土長的道教,也都還有不斷推進中國化的任務。作為我們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尚且要不斷推進“中國化時代化”,我國宗教就更需要“與社會發展同步、與時代進步同頻”,不斷推進中國化時代化走深走實,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在政治上自覺認同,在文化上自覺融合,在社會上自覺適應。

三是要明確定位新時代我國宗教中國化的踐行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三支隊伍”建設問題,強調“要培養一支精通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群眾工作的黨政干部隊伍,讓他們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宗教知識,不斷提升導的能力。要培養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隊伍。要培養一支思想政治堅定、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學風優良、善于創新的宗教學研究隊伍,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學科建設”。“三支隊伍”是做好新時代宗教工作的重要力量,都肩負著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歷史責任。其中,黨政干部隊伍主要是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保證黨對宗教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領導、引導、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宗教界代表人士是引領我國宗教和廣大信教群眾堅持中國化方向、推進中國化進程的踐行主體;宗教學專家學者要為我國宗教中國化提供研究成果借鑒、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智力支撐。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既明確三支隊伍的各自職責,又聚合三支隊伍的共同力量,合力推進我國宗教的中國化。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僅要繼續凝聚“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共識,更要將這種共識落到實處,不斷探索“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實踐路徑。一是要持續加強政治思想引領,不斷增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五個認同”。這既是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前提,也是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目標,必須作為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核心任務持之以恒,貫穿始終。二是既要深刻總結我國宗教中國化的歷史經驗,繼承發揚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優良傳統,又要及時梳理新時代我國宗教中國化的鮮活實踐,積極探索新時代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實踐路徑。三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好宗教教義教規的中國化闡釋和中國特色宗教思想建設工作。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宗教教義教規的中國化闡釋和中國特色宗教思想體系建設,是我國宗教中國化的標志和關鍵,也是最深層次、最難完成的工作,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宗教經典和教義教規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闡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宗教思想體系。四是要加大“三支隊伍”培養力度,切實做好“三支隊伍”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黨政干部隊伍的引領作用、宗教界代表人士隊伍的主體作用、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研究隊伍的支持作用,形成推進宗教中國化的合力,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走深走細走實。五是要以問題為導向,增強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法治意識,鼓勵宗教界以變革精神自我調整,全面從嚴治教,切實解決背離“中國化”方向、影響我國宗教健康傳承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要堅決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防范宗教極端思想侵害。六是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加強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系統性,分教施策、因地制宜,上下協同,系統推進。

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從本質上講是我國宗教的一次深刻調整、深刻變革。要鼓勵宗教界把握歷史自覺和歷史主動,激發自我變革的勇氣,興利除弊、革故鼎新。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是我國宗教健康傳承始終要堅持的根本方向,是我們宗教工作中需要不斷推進的永恒課題,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需要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推進,不斷深化,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征程中更好地引導我國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適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 張風雷)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 久久久亚洲天堂 | 五月天轻轻草骚女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精品天天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