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二時間
委員呼吁:讓科技全領域賦能文化遺產保護
編者按:
文脈賡續,弦歌不輟。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七個著力”的要求,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山石窟考察時指出,我國四大石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賡續“莫高精神”,潛心為國護寶,為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在此背景下,記者采訪了部分政協委員,通過他們的視角,深入探討我國在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保護和弘揚國家文化遺產,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秋風送爽,楓葉漸染。十一國慶長假期間,眾多國內外游客涌向麥積山景區,只為一睹擁有1600多年歷史的麥積山石窟的獨特風采。據統計,國慶七天,麥積山大景區(不含白鹿倉)共接待了高達24.9萬人次的游客,與2023年同期相比,實現了47.91%的增長,其中麥積山吸引了8.3萬人次的游客。
“懸崖千重梯,洞窟如蜂房”,麥積山以其獨特而險峻的地貌特征,成為大自然與人類智慧交相輝映的奇跡。在這懸崖峭壁間,栩栩如生的“薄肉塑”飛天與溫婉含蓄的“東方微笑”泥塑,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
“麥積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國后秦時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幾個朝代不斷開鑿和修繕,現存窟龕221個,壁畫1000余平方米,各類造像10632余身,北朝崖閣8座。”甘肅省天水市政協委員、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保護研究室主任馬千介紹,麥積山石窟以泥塑為主,全面展示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不同特點,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是研究中國古代雕塑史和民族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珍貴資料。
“麥積山石窟位于絲綢之路東段,是佛教東漸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在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馬東平看來,麥積山石窟造像藝術反映了印度佛教造像經絲綢之路在中國傳播并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碰撞融合,演變創新發展成為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歷程。麥積山的雕塑形象從最初的“胡貌梵像”到后期的“華夏風范”也體現了佛教東漸過程中的文明互鑒和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和創新性。
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面臨多重挑戰
2014年,麥積山石窟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遺產點之一,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然而,歷經千年風雨洗禮,麥積山石窟的保護之路并非坦途,尤其是其所在地區多雨潮濕的氣候,給石窟的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場場風霜雨雪的侵蝕、地質災害的破壞,有的佛像已湮沒于歷史的煙塵中,有的佛像已破損斑駁。塑像和壁畫也因環境潮濕頻發空臌、開裂、脫色等病害。
麥積山石窟保護中面臨的問題,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一個縮影。
“文物的生命在于保護。”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石培文表示,要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傳承水平。不過,當前我國文物科研技術在很多領域受制于他國,自主研發實力有待加強。而加快文物本體保護研究技術迭代更新,是提升文物保護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關鍵。
此外,他在深入調研和日常實踐中發現,科技與文物的融合程度仍然不均衡。無論是文物科研機構,還是博物館等場所,普遍存在文物工作者多,但科技文物復合型人才少;全國頂級文物科研機構科技與文物融合度高,基層文物機構科技介入程度不高等問題。
馬千表示,自然災害、旅游壓力以及專業人才匱乏是當前我國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最為突出的三大問題。文化遺產保護涉及歷史、考古、地質、化學、生物、文物修復等多個領域,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多學科技術人才。然而,當前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數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條件艱苦,難以吸引和留住專業人才,使得當地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舉步維艱。
建立科技全領域賦能文物保護利用機制
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保護好、傳承好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是對歷史的莊嚴敬禮,也是對子孫后代福祉的深切關懷。那么,如何有效地保護文化遺產?
“文物與周邊歷史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深度聯結、息息相關,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保護文物本體,要同步保護好周邊整體風貌。”馬千建議,要強化整體保護的理念,按照“預防性保護和文物本體保護”、采取“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干預”的原則,統籌做好遺產地的整體保護。讓每處文保單位都有保護范圍、保護標志、記錄檔案、保管機構。
馬東平則著眼于文化遺產的內涵傳承與創新融合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深入挖掘與繼承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是保護與傳承的首要任務。在此基礎上,將現代技術、理念與傳統文化巧妙結合,為文物注入新的生命力與活力。例如,通過傳統泥塑與現代影視、動漫的跨界合作,創造出具有新穎藝術形象的作品;利用數字技術重現珍貴文物,既保護了文物本體,又為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觀賞體驗。在展示文化遺產的現代發展價值的同時,讓遺產地百姓共享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成果,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應從國家層面建立科技全領域賦能文物保護利用機制,加快文物本體保護研究技術迭代更新步伐。”石培文呼吁,加快科技文物人才隊伍建設,設立專項基金或獎項,支持文物保護利用領域的科技創新。支持各地打造國家級文物科研平臺、國家級實驗室或文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力推進空間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應用,大力提升文物科技裝備水平,提高考古技術裝備標準化水平,加強便攜式分析檢測、考古物探、考古測繪和數字化等專業設備的應用與迭代更新等。
用文化遺產講好中國故事
文化遺產資源蘊含著豐富多樣的價值,如何發揮其在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方面的作用?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是業界共識。
石培文建議,要打通文物“活起來”“火起來”的科技通道。他介紹,這幾年,從“數字藏經洞”到“數字敦煌”“數字故宮”,再到壯麗的“數字中軸線”,從數字藏品、虛擬展廳、一鍵策展等,一場場“數字+文物”的故事正在云端上演,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數字技術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了,“火”了起來。因此,要引導AI、元宇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賦能文物保護、研究、傳承、推廣工作。
“要支持各地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讓游客與文物‘觸手可及’;開發歷史故事現代科技演藝,讓游客與文物‘身臨其境’;開發博物館‘云旅游’,讓游客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開發數字文創產品,讓游客把‘文物’帶回家,有效拓展文物資源的旅游消費功能,吸引更多游客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脈搏。”石培文進一步建議。
在馬千看來,文化遺傳“活”起來,不僅可以揭示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還能為全社會提供豐富的歷史文化滋養,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等方面展示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成就。這有助于增強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提升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提高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
馬東平補充說,文化遺產資源中蘊含的教育價值不可忽視,它涵蓋了文化教育、科學教育、藝術教育、歷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多個維度。應依托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傳承,打造各類科普活動,研究開發課程體系,豐富相關研學載體和形式,打造相關文化遺產研學旅行基地。(本報融媒體記者 馬嘉悅 廖昕朔)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