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核電高質量發展足跡>頭條
《求是》雜志刊發中核集團黨組署名文章: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
“東風起舞,壯志千軍鼓。苦斗百年今復主,矢志英雄伏虎。”1964年10月16日15時,新疆羅布泊戈壁灘上空,伴隨著騰空而起的蘑菇云和驚天動地的巨響,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首次核試驗總指揮張愛萍將軍豪邁抒懷。這一“東方巨響”,有力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使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中華民族的腰桿挺得更直了。
60年后,我們再回眸那個畫面,深感這聲巨響猶如東方“睡獅”的怒吼,以瞬間鑄就了輝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核事業從無到有、持續發展,形成了完備的核工業體系,為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核安全之路,共同鑄就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為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核工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核工業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全方位推進強核強國建設。2015年1月,在我國核工業創建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60年來,幾代核工業人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推動我國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為國家安全和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堅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續寫我國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總書記就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我國幾代科技工作者通過接續奮斗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科學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國特色創新生態,成為支撐基礎研究發展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新時代中國核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是全方位推進強核強國建設的行動指南。
為國鑄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一方面,人民政權接收的是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爛攤子,經濟和科學技術十分落后,百廢待興。另一方面,國外敵對勢力不甘心其侵略政策在中國徹底失敗,他們除了在經濟技術上對新中國全面封鎖外,還在軍事上嚴重威脅新中國安全。有的好戰分子甚至叫囂要對中國發動核戰爭,進行核恐嚇。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同時更深深懂得,要反對核戰爭,粉碎核訛詐,保衛祖國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就一定要有強大的國防。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自行制造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這次試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同時,中國政府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從世界已進入原子能時代的背景要求出發,從戰略全局的需要考慮,明確指出:要奮起直追,掌握原子能。毛澤東同志說:“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還作出了“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和“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等重要指示。周恩來同志全面具體領導了中國核工業的創建和發展。
一塊決定命運的石頭,開啟了一個時代。“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課。”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時說。接著,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傳看了采自廣西的鈾礦石標本,聽取了我國鈾礦地質的有關情況。錢三強用蓋革計數器做了演示,計數器一靠近鈾礦石就發出“嘎嘎”的響聲,表示收到了由石頭發出的射線。就在這一天,黨中央作出中國要發展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標志著中國核工業建設的開始。
為了新中國的核事業,一大批留學愛國人士放棄國外優越條件,義無反顧回到祖國。中國的“居里夫婦”錢三強、何澤慧于新中國成立前夕回到祖國的懷抱。錢三強為核聚才,他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原子能所有“滿門忠烈”之譽。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僅僅9天,便懷揣著一腔報國熱情,謝絕恩師和同學好友的挽留,回到祖國。同年,年僅26歲的青年科學家朱光亞輾轉香港回國。回國前夕,他與50余名留美同學聯名發出了激情澎湃的《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召喚華夏游子回國圓夢。彭桓武在英國留學10年獲得兩個博士學位,有人問他為什么回國,他說:“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1959年,剛剛起步的核武器研制事業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當時,正在蘇聯杜布那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的周光召致信二機部負責人表示:“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科學家,我愿意放棄自己搞了多年的基礎理論研究工作,改行從事國家急需的工作,我們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回國后他開始了長達19年的“秘密工作”。1961年4月,當從蘇聯奉調回國的王淦昌聽到“因涉及國家安危,必須嚴格保密。隱姓埋名,斷絕一切海外關系,你要有心理準備”時,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我愿以身許國!”從此,王淦昌改名“王京”,在國際物理學界消失了17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了“以身許國”的誓言。王承書在歷盡艱難回國后,三次被問到能否開辟熱核聚變這一陌生領域、能否轉行從事高濃縮鈾研制、能否為國家的核事業隱姓埋名一輩子時,她三次回答“我愿意”,從此一生踐行。1961年,于敏被通知參加氫彈研究,從此踏上秘密歷程。2015年,89歲的于敏在輪椅上,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證書。此時此刻,距離他隱姓埋名的歲月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于敏的這句話道出了中國核工業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心聲。
“兩彈一星”事業如磁石般吸引著中國科技工作者。核事業初建,開展科研工作的條件是極其困難的。國內沒有現成的儀器設備和相應的工業基礎,西方國家又對我國實行封鎖禁運。鄧稼先率領理論部在一無權威資料、二無實踐經驗的條件下,開展了大量運算。他們用手搖和電動計算機、算盤和鋼筆,含辛茹苦、夜以繼日地把原子彈的設計輪廓勾勒出來了。正如錢三強所說:“曾經以為是艱難困苦的關頭,卻成了中國人干得最歡、最帶勁、最舒坦的黃金時代。”為了這項科學計劃的實現,中國核工業人和全國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一直勇毅前行,即使在技術封鎖、三年困難時期、饑饉襲擾的情況下,始終堅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方針,勒緊褲腰帶也要把原子彈搞上去。因此,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還有個更為形象的名字——爭氣彈。
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金銀灘,美麗的名字背后,是3200多米的海拔、年平均0.4攝氏度的氣溫和高寒缺氧的環境。這里是當時被選中的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施工現場指揮部總指揮李覺將軍和他的戰友們,在這里率領千軍萬馬進行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他們到金銀灘后第一件事就是選了一片背風向陽的草地,割去一人高的牧草,支起三頂帳篷。他們支起的不只是帳篷,更是中國原子城的雛形與未來,是中國核事業的光榮與夢想。來自五湖四海默默奉獻的眾多普通建設者,懷著舍家為國的共同心愿,櫛風沐雨,無怨無悔,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聚合成一個巨大的“反應堆”,散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照亮了歷史的天空。
那是一個創造奇跡的時代,所有的人都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志向與民族的振興緊緊聯系在一起,最終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也讓世界聽到了中國聲音: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兩彈”之后,中國核工業人又把目光對準了核潛艇。我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祿率領團隊,沒有用一顆外國螺絲釘,設計制造了中國第一艘核潛艇。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編入海軍戰斗序列。中國走出了一條不同于美國、蘇聯的尖端科技發展新路子,在被封鎖的條件下自主研發了“兩彈一星”,解決了國民經濟中若干重大科技問題,使我國尖端科技在簡陋條件下以較短時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偉大的事業鑄就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張愛萍將軍深有感觸地說,“原子彈不是武器,它是一種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意味深長地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核電崛起
20世紀70年代,世界出現石油危機,一些核能先進國家早已進入核電開發高潮,而我國仍高度依賴化石能源。長三角地區尤其是上海因缺電問題突出,工廠“開三停四”成為常態,新辦工廠甚至不敢開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工作中心實現戰略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核工業也迎來了戰略調整。中國核工業全面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以保軍轉民為核心內容,將改革脫困、核電建設擺到重要而突出的位置,核電產業逐步崛起。
如今,漫步在秦山核電站核反應堆正對面的山麓上,會看到一塊刻著“秦山春曉”4個大字的石碑。山巒之上,錯落有致的高壓鐵塔架起粗大的電線,將綠色核電源源不斷地匯入華東電網,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貢獻著不竭的能源。與秦山核電站一墻之隔,便是綠油油的農田,時有農民穿梭其間勞動,這一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已經持續了30多年。
1985年3月,秦山核電站工程正式開工,歷時81個月的建設,1991年12月15日,秦山30萬千瓦核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中國核電技術重大突破,被譽為“國之光榮”、“中國民族工業的驕傲”。我國成為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秦山核電站就像一支報春曲,奏響了我國核電事業的春天,也見證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歷程。
在秦山核電站建設過程中,國外的傲慢與偏見,也時時刻刻刺激著大家的心。就拿關鍵設備的焊接技術來說,起初,一家外國企業答應以10萬美元的價格提供焊接技術手冊,然而該企業所在國政府卻又提出兩個“附加條件”:第一,使用這種焊接技術,必須向該國報備;第二,焊接時,要有該國專家現場監督。為此,秦山核電站總設計師歐陽予親自披掛上陣,聯合著名焊接專家潘際鑾,半年內拿下這項技術,并把省下的10萬美元用于各項自主技術攻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秦山核電站共有200多個主輔系統,有設備2.4萬臺(件)、儀表和控制屏臺1.76萬臺(套)、閥門1.17萬只、管線160多公里、電纜1100多公里,每一個零件上都滿含著“兩彈一星”精神的原生基因。憑著不服輸、不畏難的勁頭,秦山核電站抵御住挑戰,從封鎖圈中突圍,開啟了我國鑄劍為犁、和平利用核能的新紀元。
秦山核電站成功并網發電的16天后,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在北京簽訂了合作建設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協議,標志著中國跨入核電出口國行列。此后,中國陸續研發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壓水堆系列技術。核電建設的重大突破,使核科技工業力量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核科技工業體系不斷發展壯大,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帶動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提升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強核報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核工業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中國核工業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期。新時代的中國核工業以新理念全方位構建新格局,正在實現從核大國到核強國的跨越發展。
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站5號機組正式開始商業運行。3年過去,“華龍”后續機型的研發穩步推進,中國核電事業正朝著更高目標穩步邁進。
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邊陲,從雪域高原到戈壁荒灘,新時代核工業人踐行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莊嚴承諾。這其中有一群人,帶著核電建設的先進經驗,在戈壁大漠上開始了新的征程,創造了重大工程的新業績,書寫著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新時代篇章。
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研發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個核電型號,是幾代中國核工業人的夢想。從走上核電研發之路起,“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心里就憋著一股勁:“要建造一座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并管理運營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經過幾代人的努力,2015年5月7日,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在福建福清開工。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業運行。“華龍一號”首堆設備國產化率達88%,實現了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等關鍵設備在內的411臺設備的國產化,并獲得700余件專利、120余項軟件著作權,實現核電技術與設備的獨立自主。在目前批量化建設階段,“華龍一號”相關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6%,帶動上下游產業鏈5300多家企業。一臺“華龍一號”機組每年發電約100億千瓦時,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2023年2月,采用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兩臺核電機組正式交付巴方。這是“華龍一號”海外首個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充分展示了“華龍一號”技術的先進性。2024年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江蘇徐圩一期工程等5個核電項目。至此,“華龍一號”國內外在運在建機組總數達到33臺,已成為全球在運在建機組總數最多的三代核電技術。
今天,四代核能以其固有安全性高、可持續發展、經濟性好等革命性優勢向人們展示著核能全新的維度。快堆是世界上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的主力堆型,能夠有效銜接熱堆和聚變堆,可使鈾資源可利用率提高60倍,資源可利用時間從百年尺度提升到千年尺度,是我國核能熱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戰略的關鍵一步。投身快堆研發50多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徐銤,一輩子堅定“快堆是國家需要的”信念,擇一事,終一生。2014年12月18日,中國實驗快堆首次滿功率并穩定運行72小時,標志我國全面掌握快堆核心技術。徐銤也引領了一批科技人才進入一體化快堆核能系統研發領域,為核能“三步走”戰略的實現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可控核聚變又稱“人造太陽”,是未來能源的重要方向,被認為是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終極答案”。中國科學家們數十年艱辛“逐日”,就是盼望中國能點亮核聚變的第一盞燈。2023年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首次實現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突破關鍵技術難題,再次刷新我國磁約束核聚變裝置運行紀錄,是我國核聚變能開發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向高性能核聚變等離子體運行邁出重要一步。
除了研究千年能源、終極能源,中國核工業人還致力于追求核能的“永續發展”和“永久安全”。在我國綠色鈾礦大基地蒙其古爾鈾礦生產現場,全數字化的原地浸出采鈾工藝正在分秒不停生產著被譽為“核電糧食”的鈾。今年,我國規模最大天然鈾產能項目“國鈾一號”示范工程開工建設。而為了將高放廢物深埋地下,使之與人類的生存環境隔離,一代代科研工作者走過一條條無名之路,在無人區住過一頂頂帳篷,看過一次次戈壁灘上的星空,用漫長堅持和苦心探索,終于找到了讓核能“無后顧之憂”的地方。
從千年到萬年,從無限續航到解決后顧之憂,中國核工業人瞄準的不只是現在,還有未來;立足的不只是中國,還有全世界;鑄就的不只是事業,還有精神。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兩彈一星”精神這束光,不僅凝結著老一輩核工業人的家國情懷,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匯聚成一個星河燦爛的未來。“兩彈一星”的偉大事業和精神昭示我們,響應黨的號召、聽從祖國召喚是奮斗底色,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是不渝追求,發揮舉國體制作用是獨特優勢,堅持系統觀念是制勝一招。新時代新征程,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傳承弘揚好“兩彈一星”精神,總結運用好“兩彈一星”事業的成功經驗,定能實現強核報國夢,助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編輯:劉乙潼